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肝癌是最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80%的患者经诊断通常为肝癌晚期,其病死率仍然很高。化疗仍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采用传统途径给药方法治疗肿瘤,往往疗效差,对患者毒副作用大。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临床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抗瘤谱较广泛,疗效好,广泛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同时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如心脏毒性,治疗指数低,临床应用受限。进一步改善肝癌治疗的靶向性,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利用抗体介导载药纳米微粒,为新兴的治疗手段正在迅速发展。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肝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GPC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90%,在正常的肝组织中没有表达。GPC3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候选者。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作为无机纳米颗粒材料,其制备简便、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和表面易修饰,易从肾脏排出,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瞄准抗体介导载抗肿瘤药物微粒这一前沿研究方向,基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这一主线,本课题旨在制备GPC3单克隆抗体介导载阿霉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研究其体外细胞毒性作用,为建立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支持。 目的 制备GPC3单克隆抗体介导的载阿霉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粒(GPC3antibody-SiO2-DOX),探讨研究其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系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 方法 1.采用EDC作为中间连接体,利用交联剂碳二亚胺(EDC)可在范德华力用作距离之内的-COOH与-NH2之间形成交联键的特点,诱导载药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与GPC3单克隆抗体偶联,制备GPC3antibody-SiO2-DOX免疫交联物。采用圆二色谱仪对其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计算载药率及包封率。 2.HepG2细胞分别与SiO2、SiO2-DOX、GPC3antibody-SiO2-DOX、GPC3antibody-SiO2,培养一定时间后,利用MTS比色法评价GPC3antibody-SiO2-DOX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各纳米微粒细胞毒性差异。 结果 1.制备的GPC3antibody-SiO2-DOX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22.6%和45.2%。圆二色谱仪表征,其抗体变化微弱,进一步证实GPC3单克隆抗体交联到载阿霉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上。 2.SiO2、SiO2-DOX、GPC3antibody-SiO2-DOX、GPC3antibody-SiO2分别与HepG2共同培养后,MTS实验示SiO2-DOX、GPC3antibody-SiO2-DOX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GPC3antibody-SiO2-DOX效果更强。 结论 利用碳二亚胺制备GPC3单克隆抗体介导的载阿霉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粒,表征满意,具有靶向性。该微粒可靶向到GPC3高表达的HepG2细胞,较DOX-SiO2更有效的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