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年间新疆农民起义中的民族关系透视——以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为中心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晚清波澜壮阔的反抗封建统治斗争中,新疆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复杂的民族关系,其农民起义中独具特点,不仅带有反抗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性质,也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特点。在回族史学界,学者们对两部分不同性质的斗争,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民族政策,由“管理”到“治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清代同治年间整个回民起义史为研究宏观背景,以新疆地区农民起义中的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乌鲁木齐和伊犁两个地区的情况。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清朝同治年间的农民起义中新疆各族的相互关系变化中,发现各族关系变化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规律。  全文共包括导言及四部分内容。其中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以及学术界对清代新疆农民起义的基本研究状况。第一章概述了清同治年间新疆农民起义的背景与基本概况。第二章论述了乌鲁木齐起义区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初期的民族关系以及反阿古柏斗争中的回汉联合。第三章论述了伊犁起义区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性质的蜕变与民族关系的倒退以及反沙俄入侵斗争中的回维等各族联合。第四章论述了清同治年间新疆农民起义中民族关系演变的特点。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一种子午线弧长的计算公式 ,依据该式对几种常用的椭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椭圆积分计算式相比较具有计算简单、能满足精度要求的优点
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带,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开发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相比,发展水平一直较为落后。但也正由于
该文着重介绍利用美国AshtechZ -Xtreme双频RTK定位系统建立宁波镇海炼化公司工程控制网的生产实例 ,从布网方案、作业方法及检测精度来论证快速RTK的实时、高效、经济、可靠等优点 ,另外 ,布网灵活、操作简便、精度均匀。它的推行 ,将使传统的控制测量理念发生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