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越来越多的群体带来身心双重负担。而关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影像学诊断,历来都有些模糊,没有统一明确定义。我们就这一现状,开展本试验研究。目的:通过现代影像学X线及CT手段对比分析胸椎小关节紊乱影像学棘突偏斜表现在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下的相关性,结合有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症状的患者治疗前后X线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棘突偏斜与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5月-2014年11月,深圳市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60例,进行胸椎X线正位片及CT检查,检查测量X线正位片及CT片胸椎棘突偏斜的阳性率,对比分析两者间的差异。随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排除不符合胸椎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斜影像学表现的病例,应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通常手段对剩下的病例进行干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棘突偏歪测量数据,并将测量前后所得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成果:本研究所选取60例有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的入选患者经X线正位片及三维CT照片显示:X线摄片的阳性率达86.7%,CT摄片的阳性率仅为41.7%,两者间以X线检查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进行x2分析,计算出P=0.007<0.05,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不符合X线检查胸椎棘突偏斜标准的8例患者后,将52例纳入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经量表量化评分为15.42±4.34,经1周治疗后评分为2.58±1.29,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计算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棘突偏歪为6.86±2.57,治疗后为6.78±2.51,两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X线检查棘突偏歪,可增大影像学棘突偏歪的假阳性率,而且影像学棘突偏斜与胸椎小关节紊乱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