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电力系统调频方法主要是根据系统频率变化实时调整发电侧有功出力,使得发电侧有功出力跟随负荷侧有功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发电侧与负荷侧的有功功率平衡。在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和电源结构日趋复杂的影响下,传统调频方式的成本显著增加。因此,充分挖掘负荷侧具有储能特性的负荷参与调频的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在电动汽车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展开对电动汽车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首先,基于文献中电动汽车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出行目的的电动汽车出行链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某地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建立了节点地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改进型迪杰斯特拉寻路算法,确定电动汽车出行节点以及出行距离,应用模糊规则充电控制策略,从而得到电动汽车负荷预测的结果。其次,电动汽车参与系统调频时,可能会对配电网潮流产生的影响。以上述电动汽车负荷预测为基础,以配电网线路不发生重载和电动汽车在当前节点的所能提供的极限调频功率为优化条件,以配电线路网损与电压偏移量最低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计及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配电网重构控制策略。采用整数型粒子群算法,优化了配电网架构,以及此架构下参与调频的节点位置与容量。并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配电网重构策略的有效性。再次,针对电动汽车参与系统二次调频的问题,为避免因频繁转换充放电状态而导致电动汽车电池寿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动汽车当前充电需求的分时分组参与调频控制策略。建立电力系统AGC调频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在提供充足的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的基础上,减少对电动汽车负荷的影响,为电动汽车参与系统二次调频提供了策略支持。最后,为满足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需求,利用温控负荷快速响应电力系统频率事件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温控负荷分散式控制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温控负荷状态变化量与当前系统频率建立联系,使得温控负荷状态变化量在不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响应系统一次调频。为解决温控负荷恢复过程中产生的恢复峰荷的问题,利用温控负荷响应系统一次调频的相关数据,应用电动汽车负荷对恢复峰荷进行响应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