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砌体结构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应用广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修建的民用建筑大多采用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结构抗剪、抗拉和抗弯性能较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导致抗震能力较差。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学校的震害最为严重,国家加强了对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的重视。在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背景下,本课题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碳纤维布加固砌体结构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的推广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分别总结了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现有的砌体加固技术,介绍了碳纤维布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墙体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对由碳纤维布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的4片砖砌体墙进行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试验,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墙体试件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对加固墙体的破坏形态、变形性能、耗能能力、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的砖墙,其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延性与耗能能力等指标较未加固墙片有显著提高;由于采用“X”型碳纤维布时单位面积的碳纤维布对墙体的剪力贡献高于“井”型,所以前者加固效果优于后者;而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时,钢筋网、水泥砂浆和砖墙三者在共同作用下成为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弹塑性,该法可以显著提高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抗侧移刚度。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碳纤维布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砖墙体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并提出了设计计算公式,且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可以较好的吻合,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可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为今后更加全面地分析砌体结构的加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