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且其中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透水混凝土的铺装能够有效缓解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因此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也对铺装透水混凝土有着急切的需求。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气候因素以及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湿陷特性制约着透水混凝土道路的铺装。由此可见,如何将透水混凝土道路面层进行改性以及采用合理的排水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气候地质特点分析了透水混凝土面层结构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协同工作条件,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作为透水混凝土的力学物理性能的改性依据。采用了玄武岩纤维以及矿渣微粉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同时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渗流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调研与分析,得出了透水混凝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协同工作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能条件。对应用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路面铺装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抗压抗折强度,抗冻性能,耐硫酸盐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2)试验研究了骨料粒径为3-5mm以及5-10mm的透水混凝土满足C20抗压强度的临界孔隙率,并在临界孔隙率的基础上采用矿渣微粉以及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渣微粉采用内掺入法时最优掺量为7.5%,玄武岩纤维最佳纤浆比为0.2%。(3)根据达西定律将渗透系数转化为粘性阻力系数,并通过连通器模型验证了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能力进行分析的有效性。(4)通过对构想的单面层以及双面层结构进行了饱和排水研究,得出了适用于降雨较多雨强较大以及降雨较少雨强较小的地区的性能相对优良的面层结构,并对所构想的面层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