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经典“荷叶效应”被发现以来,不同类型的超浸润表面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可回收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结合表面微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即可使同一表面对水和油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润湿性,这类带有选择润湿性材料的设计制造对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废水的处理以及海洋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对超浸润表面的深入研究,润湿性转换表面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比如光照、p H值、温度等,使表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经典“荷叶效应”被发现以来,不同类型的超浸润表面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可回收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结合表面微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即可使同一表面对水和油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润湿性,这类带有选择润湿性材料的设计制造对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废水的处理以及海洋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对超浸润表面的深入研究,润湿性转换表面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比如光照、p H值、温度等,使表面的化学组成或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表面的润湿性。目前针对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对润湿性影响规律的相关理论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改变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张力)对润湿性影响规律的相关理论研究则较少。此外,目前所研究的超浸润表面的润湿性转换还存在转换范围较小、转换时间较长的问题,以及可以进行润湿性转换的超浸润表面大多集中在单一液相润湿性的转换(水相或油相)而非双相润湿性的转换(水相和油相),使得表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针对目前润湿性转换表面研究存在的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经典Young’s方程与界面相互作用的粘附功理论,建立了固体表面张力和润湿性之间的关系方程,探讨了表面张力各分量变化对油和水在表面上润湿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表面能金属氧化物与低表面能氟化物的光改性机理增高或降低表面的偶极性基团或色散基团,以此调整不同表面的表面张力,进而根据推导关系方程定量分析金属氧化物和低表面能氟化物表面张力变化对润湿性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光改性的表面张力与润湿性的理论模型。利用全氟辛酸修饰由液相沉积法得到的二氧化钛颗粒制备出一种超疏油/超亲水涂层,该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基底与构建表面微观形貌颗粒间的粘附性,还为表面亲水性和抗油性共存提供了所需的偶极性增强的低表面能氟化物。探究其表面化学组成发生被动改变后(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导致的失效)表面张力的变化及其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使该超疏油/超亲水涂层的润湿性最终转换为超疏水/超亲油,实现同一表面油和水润湿性同时进行双相互换。最终,利用润湿性转换前后表面分别成功完成多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其效率均达到99%以上。此外,该表面可通过光照方式实现对其上氟化物的降解,以避免氟化物在分离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基于第二章建立的表面张力与润湿性模型,利用光敏二氧化钛和非光敏氧化铝分别制备了相应的超疏水表面,通过光改性的手段主动调控表面化学组成以改变表面张力进而控制液体在表面的润湿性,实现水相在表面上从超疏状态到超亲状态的往复转换并探究这两种表面润湿性转换的共性与差异,与此同时对第二章中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完成了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利用该润湿性转换表面能够有效分离多种的油/水混合物。此外,通过二氧化钛的快速光致亲水及其可恢复性以及氟化物表面光改性机理,大幅度缩短了表面从超疏水性到超亲水性的转换时间,从而为多组分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基于第二章光改性氧化铝表面对润湿性的影响机理,面向实际应用,利用光改性氧化铝颗粒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超亲水颗粒层,通过光改性手段增强了氧化铝颗粒表面对水的润湿性能,使其具备油下环境中的吸水性以及水下环境中的抗油性。通过填料式油水分离方法并设计相应的油水分离装置,根据不同的油水分离原理实现水包油乳浊液和油包水乳浊液的破乳分离,还探究了颗粒层厚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另外,还根据光改性低表面能氟化物对润湿性的影响机理,将氟化物修饰在透明基底上,通过紫外光辐照的方式来提高表面张力进而改变表面润湿性,经测试在未对表面透光度造成影响的条件下,使其能够在不同酸碱溶液中长时间保持抗油性。在上述改性过程中,对表面张力与润湿性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相应实验研究。综上所述,本课题针对目前超浸润表面润湿性转换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紫外光改变表面的化学组成,对表面张力变化与润湿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超浸润表面的润湿性转换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实现了表面润湿性从超疏油/超亲水性到超疏水/超亲油性的双相转换以及超疏水和超亲水之间的单相往复转换,还制备了光改性超亲水微纳米颗粒以填料的方式实现破乳分离,以及在透明基底上制备化学耐久性良好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涂层,为超浸润表面多功能化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案。
其他文献
声学超材料是超材料在声学领域的分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某些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声学性能,实现超常的声学功能,为新型声学功能器件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声二极管作为一个新近提出的超常声学功能器件,在理论声学以及应用声学等领域都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现有的基于非线性模块或附加流场的声二极管由于其内在机理限制,存在结构体积庞大、传输效率极低、
弧线电机是一种采用分块定子结构,通过多个弧形定子拼装构成的特种直线电机。该类电机无需复杂的中间传动装置,便可用于直接驱动诸如天文望远镜、大型天线、旋转式光伏支架、导弹观测器,核磁共振仪等大型扫描设备进行连续旋转或有限转角运动,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得到应用。现今的弧线电机多为转子永磁型结构,永磁体利用率低,转子结构复杂,安全性差,严重制约了该类电机在大型精密扫描设备中的应用。以往针对弧线电机的研究集中于
永磁同步电机因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优势,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主流机种。但是该类电机因永磁磁场调节困难而存在调速范围受限、高速区效率偏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一种永磁磁场可调的永磁同步电机——可调磁通电机(variable-flux machine,VFM),该类电机具有扩速范围宽、高速区效率高等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三段式串并联磁路V型可调磁通电机(three-segmen
光固化增材制造在结构复杂性、材料多样性、尺度跨越性、功能集成性等方面优势独特,在微细尺度磁控功能器件制造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磁性光敏树脂内磁性粒子的团聚与沉降,以及磁性粒子对固化能量的强吸收,磁性光敏树脂材料稳定性与粒子含量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结构复杂性与磁响应性能难以兼顾,存在粒含量低、稳定性差、最小特征尺寸大等问题,难以满足三维结构微细磁控功能器件的制造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
世界上首款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所采用的核心技术——电控无级变速器(Electr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CVT)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丰田普锐斯采用的ECVT是基于行星齿轮的机械式方案,存在振动、噪声、磨损和需要定期维护等问题。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基于复合结构电机的ECVT方案。这些方案不需要行星齿轮,因而可避免上述机械问题。然而早
目的:研究分析“色标管理”在对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期管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21年1月起在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期管理中采取“色标管理”,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共11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近效时期的颗粒种类数量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效期管理的效率数据,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药剂师各方面的工作质
随着星球探测活动的深入开展,星球车的任务目标日趋复杂,工作环境愈发苛刻。两轮驱动星球车是最基本的星球车构型,可以与多轮母车构成子母车系统,子车进而可以在母车的配合下完成复杂环境中的移动探测任务。任务和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两轮驱动星球车运动控制系统面临诸多非线性环节。因此,星球车控制系统的设计面临状态或输入约束、反馈信号时滞等非线性问题,为星球车移动控制算法设计提出了挑战,凸显了具有较强非线性补偿或抑制
建筑3D打印是一项新兴的建筑构筑技术,其利用计算机将要打印的建筑进行模型分割,并将三维图形信息转化成打印路径及速度信息,然后由数控程序控制打印设备逐层铺设材料进行打印建造。相较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建筑3D打印技术具有环保、节能、质优、高效、成本节省、施工安全等优势,顺应国家绿色建造的重大战略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建筑3D打印技术还不够成熟,打印装备仅满足小型房屋建造,难以胜任高层建筑一体化
利用人工功能材料控制传热已成为现代社会高效、智能利用热能的一条有效途径。热超材料是人工设计制造的材料和结构,为热流的按需调控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精确控制热能和处理热信号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然而,由于固有的材料参数和预设的结构配置的局限性,现有的热超材料和器件远不能实现自由地控制传热。为了提高热超材料的可控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对不同调控方式的热超材料进行了研究。对于热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