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批评领域突出地表现为西方众多批评理论话语的共时性引入。而这种学术上的开放,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的产生,其直接理论来源就是作为西方批评理论重要一支的西方叙事学。但是面对来自异域的西方叙事批评理论,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学者对其的接受和运用不可能是照搬式的,必然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这就体现为西方叙事批评的本土化过程。西方叙事学批评是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文本批评。它借鉴语言学模式,主张对文学叙事作品作科学式的冷静客观的理性剖析,批评的目的不在于对具体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而更主要在于寻找隐藏于文本背后的具有普遍性的结构规则,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叙事文本作纯形式分析,在带来一整套叙事文本技术分析操作程序的同时,也具有自身严重的局限性,即:割断了文学作品与产生它的作者、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等外部因素的联系,也因此导致了其对作为艺术形态存在的文学文本的批评的有效性广被质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借鉴西方叙事理论基础上,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揭开了前进的序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为提高,迈入了一个繁荣稳定的发展期。通过对国内九十年代以来的大量具体小说叙事批评文本的观照,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批评具有与西方叙事批评很大的不同,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其一,经过理论研究对西方叙事理论一定时间的引入、消化和吸收,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小说叙事批评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对具体小说叙事文本作出比较有效的技术分析,实现了小说叙事文本的研究和阐释空间的拓展;其二,由于中国学术理论界对西方叙事理论的反思性接受、中国自身重意义阐释和盛行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传统以及多元化的西方理论话语与文化研究潮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在对小说叙事文本进行比较有效的技术分析的同时,呈现出注重结合社会历史文化、作者创作心理、意识形态等多维度超越纯形式分析的特点,其三,中国学者日益强烈的本土叙事学建构意识形成了批评操作中的另一特点,即尝试结合中西叙事理论进行叙事文本分析。当然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批评还存在文本叙事结构研究上理论创新能力的薄弱,还有中西叙事理论的结合还很不成熟等缺失和问题。总之,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特点以及薄弱之处的观照,有助于对西方叙事批评本土化进程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找到前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正>春天万物复苏,芳草吐绿,正是采摘白蒿的好时节。母亲常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要吃茵陈就要在3月采摘,这时的茵陈味略苦,但药效极佳,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
期刊
<正>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词(诗歌)的意境分为两大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改革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已成为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全面素质教
本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尹文及《尹文子》的研究情况的综述。既介绍了古代学者对尹文及《尹文子》的记载和研究情况,还介绍了近、现代学者对尹文及《尹文子》的研究情况。
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张家口如何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张家口的实际,从突出特色打出拳头重点产业、不断培育拓展有潜力产业、提升超越传统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女性妒悍是女性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自发反抗,是女性对男权的挑战与较量。它冲击了封建宗法的男权社会,因而引起了男权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联手打击。妒悍女性在
当今时代是一个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社会情境快速变动且极具不确定性的时代。各种突发性的公共危机正在日渐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实行
<正>日本热播的超人气动漫的构架具有延展性,内容丰富生动,人物个性、形象鲜明、以友情为基线贯穿整部动漫、具有丰富多彩的打斗场面,引人发笑的吐槽元素等。两部热播动漫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了新的质量要求。以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形式对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
本文从理论上对动力、态度、自我、移情、焦虑等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五大情感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些因素不仅是目标语学习的促进剂,也是抑制剂。由此提出在第二语言学习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