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上升到战略地位,己经成为企业个体和组织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的过程中,企业纷纷意识到仅凭借单个企业内部的生产及管理资源很难获得持续性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的世界经济要求经济实体之间的资源互补合作。20世纪末以来,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涌现,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和转移,并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赢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进而产生资本、人才、技术等综合的提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知识转移的起步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和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匹配合作的双边匹配行为进行定量、仿真分析研究的较少。首先,本文通过一定的研究,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点,并在现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归纳了知识转移的基本涵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知识转移双边匹配的理论研究基础,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其次,综合上述分析,针对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双边匹配问题进行数理分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双边匹配的数学模型,并调整参数利用计算机软件C++编程,通过计算机对程序语言的运行分别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描述,以此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建立整个联盟知识转移系统提升绩效的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发掘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的分析结果对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进行研究讨论,并给出一些联盟知识管理建议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