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在中科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冬小麦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3点左右,最低点在凌晨4点左右;夏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一般出现在11:00~15:00和次日1:00~7:00,谷值出现在22:00~1:00;棉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较复杂,有时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3点左右,最低点在凌晨4点左右;有时呈双峰曲线,峰值一般出现在15:00~17:00和次日22:00~1:00,谷值出现在凌晨4点左右;冬小麦田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冬季较低,夏季较高,与地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基本上呈单峰曲线;棉田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分为休闲期和种植作物期,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冬季较低,夏季较高,与地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随氮肥用量增加土壤呼吸增强,但增幅不大,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作用明显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和氮肥处理(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同地温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其中5 cm地温同土壤呼吸相关性最好,不同处理,不同深度土层具有不同的Q10值,Q910)值随土壤的性状、地温测量的深度和微生物活动的土层深度变化而改变,它本身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升高,Q10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关系较弱,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冬小麦平均净光合速率与土壤呼吸速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从返青到腊熟,冬小麦田表现为CO2的汇。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的发展,设计高性能的控制器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的整数阶 PID控制器引入到分数阶领域出现的分数阶 PIλDμ控制器,能够更加灵活的控制被控对象,具有一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又伴随着传统集中式发电系统缺陷的多次显现,绿色清洁的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分布式发电将分散存在的清洁能源转化为便于就地使用的电能,具有分散独立、可靠性高等多项优点,其相关技术研究也正加速前进。微网作为分布式能源组织利用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格局形式,弥补了分布式电源所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分布式能量结合储能装置联合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