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半矮秆基因sdt2的鉴定、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筛选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而耕地面积日益缩减,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巨大挑战。小麦和水稻的半矮秆类型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用“绿色革命”来形容水稻矮化育种和小麦的矮化育种的成就。但在水稻矮化育种中,仅有少数几个水稻矮源得到了利用,而且遗传研究表明,这些矮源携带的矮秆基因主要是半矮秆基因sdl或其等位基因。这种狭窄的遗传背景和单一基因的广泛利用很可能会成为水稻育种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筛选和鉴定新的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半矮秆基因是水稻育种实践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另外,水稻已经成为单子叶植物的模式植物,水稻新半矮秆基因的发现和克隆对阐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稻矮秆材料矮泰引-3系由半矮秆籼稻品种泰引1号自然突变而来。在本研究中,我们从矮泰引-3中分离、鉴定到一个新的水稻半矮秆基因sdt2,并利用近等基因系对该基因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2个大群体对sdt2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研究,并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和候选基因策略对sdt2基因的候选基因进行了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为研究矮泰引-3的矮生性遗传,将其于高秆籼稻品种南京6号进行了杂交杂种F1表现高秆性状,F2群体中的高秆个体、半矮秆个体和矮秆个体的分离比列符合9:6:1的分离比,表明矮泰引-3的矮生性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半矮秆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的半矮秆个体与南京11号进行等位性测交,根据测交结果鉴别出一个与sdl基因不等位的新半矮秆基因sdt2。将携带sdt2基因的半矮秆株系与南京6号回交,BC1F2群体的分离情况证实了sdt2基因的半矮化效应。为研究
其他文献
提问在记者采访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挖掘较多的价值较高的新闻信息,都取决于提问的质量。因此,记者应该重视提问过程,端正自己的态度,真诚对待采访对象,实现良
一、鼠疫的爆发及东北亚的国际形势清宣统二年(1910)中国东北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其影响之深远、破坏程度之大实属近世所罕见。鼠疫最开始发生在俄罔境内。早在1908年左有,俄国就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融合到思政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能。在以高校思政教学为主体实施大学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二者均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人参、西洋参忌地性都极强,重茬栽参会发生烧须、须根
目的为经胸锁乳突肌(SCM)外侧缘行颈内静脉(IJV)穿刺置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15具成年尸体右侧IJV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结果 (1)不同头位下:头处于正中位0°
介绍了确定合理振型数的90%准则的来源与机理,给出了有效质量法的证明,并对比了振型参与系数、有效质量系数、振型的有效质量、振型参与质量系数等与振型有关而又极易混淆的几个
舌癌近年来病情呈高发趋势,一旦确诊,最佳方法为手术治疗切除癌变部位,用其他皮瓣修复,而前臂游离皮瓣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最为常用的游离组织皮瓣,特别在舌、口底、颊、口咽
间作种植具有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的优点。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的不断减少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