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 实践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舞蹈教育与创作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既有社会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其建设对于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既是高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文化氛围,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舞蹈以其独特的美育功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和创作已成为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里,大学生对美的追求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单纯的专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要。而舞蹈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但可以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将对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的舞蹈教育和创作的实践与研究则是伴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兴起而开展起来的。 笔者长期在高校团委工作,分管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有较丰富的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的经验,同时兼任舞蹈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我国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环境、基础、水平都处在较低的层级上,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的作用还不够,萌发了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想法,希望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探索一条适用于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和创作的途径。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从中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舞蹈教育与创作之比较、高校校园文化和舞蹈教育及创作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与舞蹈教育和创作的关系、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的实践、通过舞蹈教育和创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探索和积极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理清了文中所涉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舞蹈教育及创作的概念,对中外高校舞蹈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舞蹈实践进行了比较,构建了较适合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的教学模式,探索了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应实现的目标和遵循的规律,提出了改进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我国的理论界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讨和对舞蹈教育、创作的研究与探讨较为频繁,但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舞蹈教育和创作进行比较、借鉴的研究较为罕见。鉴于此,笔者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舞蹈教育和创作结合起来,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例证、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山东经济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舞蹈教育及创作实践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较粗浅的理论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1.中外高校在舞蹈教育和创作上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 2.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提高大学生的体、志、心、性、品和创建和谐校园有积极的作用。 3.在高校舞蹈教育和实践中应采取“感知——模仿——体会—创作”四环节教学模式。 4.高校舞蹈教育和创作在观念、体制和方法上应积极创新,提高市场化程度、积极将舞蹈教育和创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学位
在最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在不断壮大,需要不断的向城市外围扩展,于是城市快速环路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西安、哈尔滨、福州等,全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国家行列,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城市建设被布局在了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区域。如何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城市边缘区这一不稳定的
钢琴改编曲是李斯特钢琴音乐中具有突出成就的一个部分,其艺术价值在钢琴音乐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梅菲斯特圆舞曲》为例,对其进行音乐和演奏分析。论文将对李斯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