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大鼓中最早的一种,也是铁板类大鼓的开山鼻祖,更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曲种之一,它历史悠久,相传是由山东西北地区一带的乡间农民所喜欢唱的一种民歌发展而成,最初因演唱时敲击农耕用犁铧碎片伴奏而称为犁铧大鼓,后吸收了鼓词的一些艺术形式,又将残破的犁铧铁片变成形似两个月牙儿的犁铧片,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于2006年5月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大鼓最初产生并流行于农村,唱腔铿锵有力而又圆润舒展,并仅限于男艺人来演唱,后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女艺人,尤其是刘鹗《老残游记》中所记载的白妞的出现,将这一“乡下土调”带进城市,并引领一批女艺人从业于其中,以白妞王小玉为代表的山东大鼓,发展空前盛世,走向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争芳斗艳,迅速统领整个济南曲艺界,望鹤亭、南岗子、四面亭等各个演艺场所,几乎都有山东大鼓的演出。不仅如此,还以济南为中心,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展传播,形成了山东大鼓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同时,李大玉、杜婉君、董连芝、徐翠兰等一些女艺人在河南的演唱使得整个河南曲艺界大为震撼,不仅赢得当地听众的认可,就连当地艺人也赞口不绝并纷纷对曲目及唱腔进行借鉴吸收,在开封相国寺曲坛形成山东大鼓独领风骚、一枝独秀的局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等陆续在上海灌制山东大鼓唱片发行全国各地,使山东大鼓成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大曲种。在山东大鼓鼎盛时期,其主要听众对象为当时城市中上层人士及知识分子,艺人们为维护好这些主要听众,便根据他们的喜好对原有的风格、内容进行整改,然而随着封建官吏及仕绅大夫的没落,山东大鼓丢失了它的主要听众,唱腔上的僵化,曲目唱词的雅化,也离老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山东大鼓已显露出脱离时代与大众欣赏要求的迹象。而此时,西河大鼓适时而兴,在河南及鲁西南,河南坠子也进入了鼎盛期,其发展趋势迅猛,日渐消弱了山东大鼓的地位,并取而代之。济南及其以北地区,紧邻河北省,听众被传来的西河大鼓所吸引,一些老艺人,诸如傅泰臣、刘泰清、王大玉、关丽芳等,纷纷改唱西河大鼓;济南以南的鲁中、鲁西南一带,则受到河南坠子的影响,山东大鼓艺人纷纷改唱河南坠子。山东大鼓虽日趋没落,但艺术积累丰厚,艺人也都技艺精湛,在屈于现实被迫改业时,他们将山东大鼓的曲书目及演唱技巧融入到新的曲种中,很快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改口对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的发展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曲书目领域,在唱腔上也给予借鉴和影响。本文主要从时间的发展上对山东大鼓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性研究,其次通过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在山东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对其艺术特点影响的分析,揭示出山东大鼓对其他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并通过山东大鼓对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在山东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彰显出其自身艺术价值及所体现的精神文化。再者,通过山东大鼓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象,总结其艺术发展规律,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曲艺的发展给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