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二曲,名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为“三大名儒”。在清初遗老之中,李二曲的思想,特别是“明体适用”说,在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潮下占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清初儒学对王学的反省和排斥,以及清代经学、西学东渐的兴起,世人多关注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而对李二曲的研究就相对薄弱。许多学者仅将其定位成王学修正派,而未对其学说的精髓进行深究。本文试图从二曲学思历程出发,论述“明体适用”说如何以独特视角对理学的重新诠释,进而发掘诠释的展开背后的教育意涵。
本文共有六个板块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二曲所处的学术环境。明朝末年,东林学派开始对明末阉臣弄朝,士风日下的状况进行抨击,到清初,前朝遗老承东林风气,对明末学风特别是理学进行反省和抨击,从而形成清初学术重经世和介节的基本风貌。二曲之学正是对当时学术作出的回应。第一部分简述了二曲生平。二曲一生困苦,以倡道教人为己任,曾多次讲学,主持东林书院,后避居垩室,潜心性命。第二部分阐明了“明体适用”说的发展历程。二曲之学的核心可以归结为“明体适用”。从“明体适用”说的发展历程看,二曲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他的几次人生转变,可见“明体适用”说的开展与他自身学识、体悟和躬行的展开是密不可分的。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二曲如何对理学进行重新诠释。二曲通过自身经历展开的“明体适用”说,主要是从本体和功夫的贯通,明体和适用的贯通上对理学进行正面的、去伪存真的反思、诠释和维护。第四部分论述了二曲展开“明体适用”说的教育意涵。二曲对理学的诠释和维护,并不在于解决理学内部矛盾,而在于通过补救学术之偏,倡明儒家正宗,达到学人均能真参实悟,实体躬行的教育目的。结语部分总结上说,并博取众长,为二曲之学重新定位,彰显其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