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s inhibition,TKI)的规范治疗已使其疗效取得了空前的提升。对CML患者BCR/ABL(P210)表达量的定期监测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对此监测有检测敏感度、内参基因影响等方面的局限性。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是一种检测敏感度更高,可实现目的基因绝对定量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dd-PCR检测CML患者BCR/ABL(P210)微小残留病的方法,实现对肿瘤负荷更深层次的监测,判断疗效,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1.在细胞水平,用dd-PCR和RT-qPCR同时检测K562细胞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依次梯度稀释的细胞悬液,明确两种方法的检测极限以及两者结果的相关性。2.在患者外周血水平,收集经TKI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的CML慢性期患者61例,经RT-qPCR检测外周血BCR/ABL(P210),连续三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检测不到,将末次等量cDNA进行dd-PCR检测。另对至少6个月处于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omplete molecular response,CMR)的10例CML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将K562细胞与PBMC依次梯度稀释的细胞悬液同时用dd-PCR和RT-qPCR检测分析知:RT-qPCR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5,dd-PCR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6。dd-PCR和RT-qPCR结果的一致性R2≥0.99,转换方程为Y=33.148X1.222(Y:dd-PCR结果;X:RT-qPCR结果)。2.经过dd-PCR检测,61例CML患者中有11例(18.03%)检测为阳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阳性患者在3个月后的RT-qPCR监测中,2例患者失去MR3.5。对至少6个月处于CMR的10例CML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在随访第12个月时10例患者均失去MR4.0,并且4例患者的dd-PCR结果相对于RT-qPCR可提前3个月检测到阳性。结论:1.分别在细胞水平与患者外周血水平证实dd-PCR相对于RT-qPCR有更高的敏感度。2.利用细胞水平所得转换方程,可将dd-PCR所得定量结果准确转换为现行RT-qPCR检测的国际标准结果,实现利用高敏感度的dd-PCR对CML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层。3.dd-PCR可实现对CML患者微小残留病的早期监测,可以对CML患者预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分子生物学分层,指导临床用药以及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