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瓷质绝缘子目标识别与状态评估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电网巡检中,电力设备的诊断往往依靠人工判别。现阶段,无人机、机器人等电力巡检手段的更新迭代,有效解决传统电力巡检效率低、实时性差、危险系数高等问题,推动电力设备检测朝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现有电力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仅将大量多媒体数据传输到调度端,海量的图像数据在低效筛选处理下极易积压,反倒降低了设备运维的实时性,难以适应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瓷绝缘子目标识别与状态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绝缘子目标检测识别技术。通过现场拍摄采集,获取可见光通道下的绝缘子图像,构建了悬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和绝缘套管三种类型外绝缘设备的本体特征识别数据库。分别采用FasterR-CNN、YOLOv3算法建立绝缘子分类定位识别模型,从模型收敛速度、检测效果和mAP三方面比较了这两种算法在绝缘子分类定位识别上的性能表现。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FasterR-CNN训练时间较长,LOSS曲线收敛速度较慢,模型构建相比YOLOv3难度更高。YOLOv3采用了多尺度检测,三类绝缘子检测的平均mAP值可达0.9307,相比于FasterR-CNN的0.7788,性能表现更优,更适用于体积差异跨度较大的绝缘子的分类定位识别。该研究实现了对电力外绝缘设备的自动定位识别,为紫外诊断和红外诊断提供了定位服务支持。
  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瓷质绝缘子紫外闪络评估方法。采用了FILIN-6紫外成像仪对瓷质绝缘子开展了绝缘子工频闪络试验,获取无放电、微弱电晕放电、强烈火花放电三个放电阶段下的紫外图谱,建立绝缘子紫外闪络状态数据库。分别采用M-SVM和稀疏表示(APG、OMP )两种算法建立瓷质绝缘子紫外闪络状态评估模型。从参数敏感度、检测准确率等方面,比较了三种绝缘子闪络状态评估模型的性能。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稀疏表示算法具有准确率更高,训练时间短,参数敏感度低,模型鲁棒性好等优势。其中,OMP算法受过完备字典的健全程度影响较大,当训练样本量充足时,该算法可以快速甄别待测样本,具有较高的准确率;APG算法则选取多个较优的特征参量,依据权重综合诊断,该算法对过完备字典依赖性较低,适用于样本量较少的分类评估。该研究实现了对瓷质绝缘子紫外成像检测的高准确率智能化分类评估,为电力设备的分级预警和故障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案。
  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瓷质绝缘子红外故障评估方法。开展输电线路劣化瓷质绝缘子在不同环境因素下运行的高压试验,获取故障绝缘子与正常绝缘子运行下的红外图像,建立瓷质绝缘子两种运行状态下的红外样本数据库。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稀疏表示算法、YOLOv3-tiny三种算法建立瓷质绝缘子红外故障评估模型,从诊断准确率、诊断速度、模型稳定性三方面,比较了三种算法下的瓷质绝缘子红外劣化评估模型性能。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和稀疏表示算法速度快、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预处理工作步骤繁琐,且对数据集要求较高,实现智能化产业化存在一定难度。YOLOv3-tiny算法具有深度挖掘数据的优势,速度快、诊断准确率高,更具有现场实际应用价值。该研究实现了对瓷质劣化绝缘子的红外智能检测识别,为电力绝缘子的红外运检进行了新的尝试。
其他文献
交直流混合微网整合了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各自的优势,为不同种类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化并网及互补供能提供了可靠途径,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灵活多样的供用电需求,已成为微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及负荷的随机波动给交直流混合微网的运行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文围绕交直流混合微网多时间尺度不确定优化运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
随着世界不断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化石能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因此对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热点。微网技术作为接纳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新能源的最佳途径,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较于交流微网,直流微网因为无需考虑系统频率、中间转换环节少和控制结构简单灵活等优势而成为微网研究的重点。  直流微网中各个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荷等都经由换流器与直流母线相连,而直流母线电压的
学位
电力系统存在复杂的振荡现象,当系统阻尼较弱或出现负阻尼时,振荡不易平息甚至发散,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的大量并网以及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使振荡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对电力系统的振荡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针对电力系统存在密集振荡模式的特点,对密集振荡模式产生的机理、模态不稳定现象以及密集振荡模式的识别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建立了用于机电振荡模式分
学位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电压等级的逐渐提高,超高压、特高压变压器相继涌现,给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变压器作为电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绝缘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这不仅关乎着经济问题,更关乎着国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对变压器的绝缘进行分析,对绝缘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在较高电压等级下可靠工作,维护绝缘不被破坏,是对变压器制造时所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学位
随着国家“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战略方针的实施,加快建设±800kV、±1100kV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UHVDC)已成为趋势。逆变侧换相失败、输电线路故障是直流系统最常见的两种故障。本文以特高压直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仿真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PSCAD/EMTDC仿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交、直流侧故障出发,提出了
由于近年来化石能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为了有效应对在更长时间跨度内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问题,对中长期资源进行优化,需进行含风电和光伏发电的电网月度机组组合问题研究。本文在总结现有建立和求解机组组合模型方法优劣的基础上,结合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发电的特点,建立计及新能源随机发电特性的电网月度机组组合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求解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学位
在我国,小电流接地方式广泛应用于配电网中,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次数最多,微弱的故障特征使其监测、定位和隔离始终困扰着运行人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故障选线和定位更是难题。在众多保护方案中,主动式保护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运用效果显著,通过有意识地改变系统运行状态形成理想的突变量特征,可以同时实现消弧、故障选线和定位等多种作用。对于单相接地故
学位
在电力资源的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保证电力企业和用户经济利益的重要因素。现有计量装置培训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支持,一方面设备损坏和维护大大提高系统运行成本,另一方面物理环境的局限性严重制约其内容的更新和扩展,难以保障电力财产安全和操作员人身安全。因此开展全数字电能计量仿真系统的研究,为计量人员应对不断更迭的现场运行状态提供基础性研究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提出了全
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售电侧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电力零售商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以便在激烈竞争的售电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多种特色的售电增值服务正逐渐快速发展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能够较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电力用户的青睐,因此提供增值服务成为售电公司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
学位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自然能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电网互联正在快速推进。随着大规模风电机组的并网,大电网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断增加。仅通过本地信号设计的局域控制器难以较好的抑制互联电网中的区间低频振荡现象。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为实现广域阻尼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传输信道上存在不可忽略的时滞,并且当系统中同时投入多个阻尼控制器时,控制器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会影响到控制效果。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