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鬼”是傣语“披拨”的汉语音译,“琵”是“鬼”,“琶”是鬼名。“琵琶鬼”意为“恶鬼”,被认为是傣族社会里最凶恶的一种鬼。傣族人认为这种鬼会附在一般人身上,而被它附身的人也就是“琵琶鬼”,他们会危害村寨,带来事端,因此常常被驱赶出村寨,被驱赶的人多了,渐渐形成傣族社会中的禁忌社区,并无法享受一些社会资源和权力。从目前来看,学术界缺乏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对“琵琶鬼”现象的系统研究,因此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这一文化事象,分析流言在构建族群之间和社区内部关系的作用,了解到流言蜚语背后隐藏的争夺权利和社会资源的深层心理和现实动机。通过对“琵琶鬼”本质的揭示,有助于剔除不正常的猎奇心理,还文化以本真,恢复“琵琶鬼”正常的话语权利和社会地位,促进族群和社区关系和谐。本文借助田野调查得到的材料,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从流言蜚语的角度入手揭示“琵琶鬼”的本质,阐释“琵琶鬼”在他者的想象和指控中,逐渐成为傣族社会关系平衡或博弈的机制手段之一,对维系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引言部分笔者介绍了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琵琶鬼”的由来及自然、人文环境。笔者首先追述“琵琶鬼”的起源叙事和语义探求,在傣族的神话里寻找踪迹,发现有关“琵琶鬼”的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傣族人的认同,成了一个消极否定的符号。同时由于傣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历史上这一地区疟疾多发,在过去科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于是这一切在笃信鬼神的傣族人眼里,成了“琵琶鬼”蓄意害人的证据。第三部分讲述“琵琶鬼”之家与“琵琶鬼”社区。“琵琶鬼”之家在内部交往上与一般傣族家庭无异,但由于“琵琶鬼”特殊的身份,外部交往圈则相对小很多。他们的社区也同样如此。在“琵琶鬼”与一般傣族混居的村寨,他们享受不到互助团结的风尚,过去村寨间正常的迁徙流动也被阻止。笔者选择“鬼寨”曼回作为研究点来表现婚姻成了固化边缘的主要方式。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琵琶鬼”的实质。笔者首先比较了它与巫蛊的区别,并与苗族和摩梭人的巫蛊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不同之处。然后从“琵琶鬼”的成因分析中得出“琵琶鬼”是傣族社会的平衡器之一,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笔者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点建议,寄希望有助于改善“琵琶鬼”的现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