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的大江大河正经历着显著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流域水循环过程受到强烈扰动,其水热平衡状态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变异。由于流域水热要素会驱动干旱与植被的演变,流域水热平衡的动态变化也会反过来对干旱与植被产生影响。对于水量限制性和能量限制型流域而言,它们的水热状况差异显著,因此流域水热平衡对于变化环境的响应以及对干旱和植被的反馈可能也不同。开展变化环境下流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1709221),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2009102),多时间尺度水热耦合平衡关系视角下的干旱演变机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的大江大河正经历着显著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流域水循环过程受到强烈扰动,其水热平衡状态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变异。由于流域水热要素会驱动干旱与植被的演变,流域水热平衡的动态变化也会反过来对干旱与植被产生影响。对于水量限制性和能量限制型流域而言,它们的水热状况差异显著,因此流域水热平衡对于变化环境的响应以及对干旱和植被的反馈可能也不同。开展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热平衡动态变化驱动机理及其对干旱与植被影响机制研究,可深入理解变化环境下流域水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对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未来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准确预估提供科技支撑,对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能量限制型流域汉江上游和水量限制型流域泾河为研究对象。基于1970-2014年各站点的气象水文数据,分析了两个不同类型流域水热状况的时空演变特征;定量揭示了两个不同类型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水热耦合控制参数变化的影响;识别了两种情景下(不考虑水热平衡动态变化计算的SWIc和考虑水热平衡动态变化计算的SWIch)两个流域的干旱特征,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水-能量限制型流域水热平衡动态变化对其的影响;通过构建概率模型从水热视角定量评估了干旱胁迫对植被发生不同程度损失的可能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TFPW-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重标度极差法,系统地揭示了水-能量限制型流域水热状况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970~2014年间汉江上游和泾河均呈暖干化趋势。两个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上分布不均,汉江上游和泾河年径流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正持续性较强,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且未来气温将持续升高。(2)基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敏感性分析及贡献率计算,定量评估了水-能量限制型流域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对水热耦合控制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和泾河水热耦合控制参数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两个流域所有的点(E0/P、E/P)均沿着Budyko曲线向右上移动,实际蒸散发量增加,进一步表明汉江上游和泾河气候正在变得更干燥;两个流域参数n呈显著上升趋势的主导因素均为下垫面变化。(3)基于改进的标准化湿度指数SWI和趋势检验,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水热平衡动态变化对干旱指数序列的影响,研究表明:汉江上游和泾河SWIc和SWIch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泾河SWIch的下降趋势明显大于SWIc,说明考虑流域水热平衡动态变化对水量限制型流域泾河干湿程度的影响更大。(4)基于改进的标准化湿度指数SWI和游程理论,识别了干旱指数SWIc和SWIch的干旱特征,量化了多时间尺度下水-能量限制型流域水热平衡动态变化对干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不考虑水热平衡动态变化会低估干旱的持续时间和烈度。此外,流域发生干旱的持续时间均在变长,烈度也在变大。干旱持续时间越长,对农作物的影响越严重,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5)基于贝叶斯条件概率模型,从水热平衡视角量化了水-能量限制型流域不同等级干旱胁迫对植被的易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植被损失情景下,泾河随着干旱等级不断提高,植被损失概率逐渐增大;而汉江上游7~9月,干旱等级越高,植被损失概率越小。相较于汉江上游,泾河在植被生长季发生干旱时对植被的易损性更大。此外,与其他月份相比,泾河在5~7月植被易损性最大,汉江上游主要在7月和10月植被损失概率较大。
其他文献
胶凝砂砾石坝是介于重力坝与面板堆石坝之间的一种新坝型。筑坝技术和材料选择符合当下的绿色、环保、节约理念。当前,我国胶凝砂砾石坝工程主要用于围堰工程和中低坝工程。国外已经有数座永久性百米级胶凝砂砾石坝安全运行。基于我国高坝建设的趋势,百米级胶凝砂砾石坝也可作为坝型比选之一。关于胶凝砂砾石高坝的研究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坝体的渗流稳定与断面型式既影响着工程能否安全运行,也关乎经济成本问题。因此,本文对胶
本文以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中游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日前计划尺度、实时尺度和中长期尺度,开展雅江中游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文章首先进行了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研究,探究了各电站最优机组间出力分配方法和机组组合优化问题。随后构建了梯级日前经济调度模型,以梯级水电站调度期内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采用分段出力比策略,实现了梯级水电站日前经济出力分配与优化运行。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了梯级水电站实
管道运行受输送介质多样性、管道周围环境差异性等因素影响泄漏形式复杂多变;管道的安装位置多数位于地下且管网系统复杂,及时对泄漏进行辨识与定位有利于输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有压管道泄漏问题利用负压波泄漏检测理论开展了输水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介绍泄漏管道的水力模型、泄漏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以及管道发生泄漏时负压波的衰减公式;对负压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给定
为治理沙地和响应十八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的要求,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初具规模且不断扩大。沙地农业利用规模不断增加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忽略的外部性,包括以生态服务价值增值为例的正外部性以及取用水、施用化肥造成水量水质变化而产生的负外部性。经济效益与外部效应、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的失衡会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外部性较难定量,但作为生态补偿的依据与基础其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在调查收集陕北农牧交
已建或在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大多分布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此地区也是强震频发区,坝址选择难以完全避开所有断层,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抗震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如心墙破坏、液化和坝顶震陷等破坏模式。当前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抗震研究很少考虑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近断层地震动因其特殊的运动特征对结构的破坏作用远大于远场地震。因此有必要开展近断层脉冲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响应研究,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水沙变化明显,探明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和机理并对未来黄河流域径流和径流侵蚀功率进行预测,有助于为黄河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黄河流域侵蚀最为严重的头道拐—潼关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明区间水沙变化趋势和特点并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头潼区间水沙变化的贡献率,其次构建了黄河流域头潼区间SWAT模型并识别、验证了模型敏感性参数以及模型的适用性,进而依据
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干线是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无压隧洞输水,其渠线长,沿程分水口多,供水区域范围大,全程自流输水而且没有在线调节水库,水流传播与响应过程较为复杂,带来一系列长距离输水非恒定流问题。南干线隧洞非恒定流特性与输水过程稳定性及其运行控制优化是确保渠道安全稳定输水必须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南干线沿程分水口闸门等内边界条件进行概化处理,将其与圣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