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业发展的经济驱动功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基础的逐步夯实和保险行业机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保险业持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保险行业投资渠道不断完善,保险市场效益不断提高。我国保险市场已经从一个起步较晚、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市场一跃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保险市场。然而,由于各地区初始资源禀赋与政策战略导向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保险总量的大幅增长并未带来各地区保险业的同步发展,区域之间以及各省域之间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结构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逐步凸显。与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同步,我国经济也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年均8%的高位上运行。并且在2012年我国就以高达51.9万亿元的GDP总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快速的增长速度背后,我国严重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日益凸显经济增长质量堪忧的难题,地区之间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水平差距也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已有的研究表明,保险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保险业所特有的风险分散、资金融通、经济补偿与储蓄替代、社会管理等职能以及保险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正向溢出效应,对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保险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剂”。但目前,关注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就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我国保险业非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影响效应与影响特征,分析不同保险业发展水平下以及不同“保险—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下,保险业发展水平、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路径及其差异,对于科学检测与评价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驱动功效,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归纳国内外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文献及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研究实际,首先采用相对保险深度测算了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采用CR4指数和HHI指数测算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结构,然后基于ER指数、EGR指数和LU指数全面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展结构空间非均衡的存在性及其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展结构都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特征,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整体保险业、财产保险业以及人身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展结构的空间非均衡程度与极化程度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并呈现不同的演进态势。接下来,论文在进一步明确经济增长质量定义及其外延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系统测度了我国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采用ps俱乐部收敛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特征、地理布局与动态演进趋势,并利用逻辑选择模型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收敛俱乐部形成的内在动因。研究表明:考察期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平均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平均影响最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中部和西部。且东、西区域内部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中部区域内部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现进一步缩小趋势。我国30个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整体上可以分为5个收敛俱乐部和5个发散单元,且各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演进路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非均衡与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典型现实,基于人身保险的典型功能,对比建立不存在人身保险的经济模型与存在人身保险的经济模型,分析了人身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财产保险的典型功能,对比建立不考虑风险的经济模型、考虑风险的经济模型以及同时考虑风险和财产保险的模型,分析了财产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为了进一步阐释保险业非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影响路径,论文基于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保险业非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保险业非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动态多重均衡机制:由于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系统的渗透是持续变化的,这使得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均衡稳定关系并不唯一,而是可能在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地区存在各不相同的鞍点均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险业非均衡发展带来的边际产出的差异将导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互作用机制存在差异,进而使得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多重均衡现象。当保险业发展水平跨越某一临界值时,保险业发展的经济驱动功效将有效显现,过低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将可能导致经济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为了验证理论命题的正确性,论文采用前沿非线性计量模型——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财产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以及人身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以及人身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财产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以及人身保险业发展规模与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都将随着自身发展水平以及自身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平滑的非线性转换,并且这种转换效应在财产保险业与人身保险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实证模型分析中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论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相应的检验结果很好地支持了上述结论,验证了理论命题的正确性。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论文结合当前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就我国保险业发展如何高效助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