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豚鼠频率特异性SP-CAP及AABR的检测方法及特点;方法:健康豚鼠20只,分成A、B 2组,每组10只。A组采用腹侧进路的方式开放听泡,记录电极放置在圆窗检测SP-CAP。B组记录电极放置在颅顶检测AABR。刺激声频率为0.25、0.5、1、2、4、8KHz短音。结果:成功记录到了频率特异性SP-CAP及AABR。SP波随频率的增加幅值绝对值逐渐减小,并逐渐由负波转为正波。诱导频率特异性ABR的刺激声刺激时程越长AABR频率特异性越好,但波形分化差;刺激声时程越短,AABR波形越好,频率特异性越差。结论:各频率刺激声能诱导出SP-CAP复合波;而要诱导出波形好,频率特异性好的ABR波,需要合理的设置刺激声参数。目的:探讨谷氨酸的耳蜗兴奋毒性;方法:豚鼠分成2组,实验组(20mmol/l谷氨酸灌注组)10只,对照组(人工外淋巴液灌注组)10只。采用全耳蜗灌流的方法,在灌流前和灌流后2小时检测SP-CAP、AABR、CM、EABR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每组5只动物在灌流后观察内外毛细胞形态变化。余下动物在灌流后8小时观察凋亡诱导因子及caspase的表达变化。结果:谷氨酸灌流2小时后,CAP、AABR、EABR阈值升高,SP波由负波转为正波,CM幅值变小,非线性变化仍存在。内毛细胞突触结构破坏,内毛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外毛细胞形态无变化。螺旋神经元出现空泡样变化。凋亡诱导因子在螺旋神经元由胞浆进入胞核。谷氨酸灌流后在Corti’s器及螺旋神经节上都未见caspase表达。结论:谷氨酸对耳蜗内毛细胞及螺旋神经元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并可通过AIF诱导螺旋神经元的凋亡。目的:观察DNQX对耳蜗电生理及形态的影响;方法:10只豚鼠采用全耳蜗灌流的方法,在灌流前及灌流DNQX2小时后检测SP-CAP、AABR、EABR、CM等的变化。5只豚鼠观察灌流后内、外毛细胞形态变化,另外5只在灌流后8小时观察capase和凋亡诱导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CAP、AABR阈值明显升高,EABR、SP、CM未见明显变化。内、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凋亡诱导因子表达无变化,未见caspase表达。结论:DNQX能拮抗谷氨酸的生理作用,而对耳蜗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目的:探讨内毛细胞损伤动物模型建模的方法;方法:10只豚鼠采用全耳蜗灌流的方法,灌流20mmol/l谷氨酸和1.98mmol/lDNQX2小时,检测灌流前后SP-CAP、AABR、EABR、CM等的变化。5只豚鼠观察灌流后内、外毛细胞形态变化,另外5只在灌流后8小时观察螺旋神经元上凋亡诱导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CAP、AABR阈值明显升高,SP波由负波转为正波,CM非线性变化仍存在,EABR阈值无明显变化。内毛细胞有空泡样变。外毛细胞、螺旋神经元形态无改变,凋亡诱导因子表达无变化,未见caspase表达。结论:采用灌流谷氨酸、DNQx混合液的方法能建立损伤在内毛细胞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