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令世界惊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资产不断扩大,金融体制不断健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却并没有那么顺利,着力于更好地服务“三农”的三次农村金融改革不尽人意,农民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农村金融体系支农乏力。同样面临着乏力的农村金融,江西农民和浙江农民收入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本文着力探讨两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模式。希望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江西农村金融业支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进而提高江西农民收入。第一章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即浙江农民收入比江西农民收入高出了一大截,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特别是农村金融方面的原因。同时还阐述了本论文写作的意义,在理论意义上讲,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了省域农村;在实践意义上进一步分析农民差距来源,从而为江西农民增收提供可参考意见。本文还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介绍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从不同层面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金融发展理论中,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以及格利与肖的金融深化论是影响非常深远的金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农村金融机构安排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对于农民来说都是乏力的。第三章比较分析了江西、浙江两省农民收入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尽管江西和浙江农民收入都是增长的,但是在江西农民收入中增长主力是家庭经营收入,而浙江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力则是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金融发展方面,浙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相对要大,同时民间金融相对也更加发达。第四章将金融发展用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功能、金融发展效率三个指标进行衡量,根据农民收入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利用典型相关分析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各指标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出浙江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形成了双向联动的作用机制,而江西农村金融更多地只是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作用很小。第五章提出了江西农村金融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政策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让江西农民就近就业,在省内就业。其次要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次,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最后,金融机构要创新工作模式,真正地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