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张承志接受现象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学界的研究视角不断变换,但张承志的存在,在创作思想和形式上都对研究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张承志作出评价,在当代文学中甚至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这种所谓的“难题”既凸显出张承志个体的独特性,也映照出面对张承志这一对象时,研究者知识和视野受到局限,思维固化。本论文引入接受美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文学批评、文学奖、文学史三个视角研究张承志的接受现象,由外向内,既破又立,重新回到作品和理论发生的语境,对张承志的接受现象进行评判,并进行成因分析,重新审视作品,揭示张承志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也为未来张承志的研究走向作出相关预测。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比如“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并且指出了张承志独特的写作视角及思想姿态已经被作为一种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了学界的一个“接受难题”。而接受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解决“张承志接受难题”的思路:总体性动态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将文本从时代的局限中剥离出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对其做出更可靠的解释。第一章旨在对“文学批评”中的张承志的接受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张承志在不同时期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现象进行述评;第二,分别从“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视角对《北方的河》和《黑骏马》进行详细的接受史研究。第二章主要讲“文学奖”中的张承志接受现象,指出官方评奖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审美接受,而民间评奖是思想和美学的相互验证。文学评奖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对于张承志来讲,文学评奖对其一些作品成为经典起到助力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文学史”中的张承志接受现象。文革结束后,张承志步入文坛,至今笔耕不辍,在长时间的创作中,他为人们呈现出多个面孔,其个人形象也在文学史中被反复塑造。本章先从宏观上把握文学史的生成以及审美选择,然后通过归纳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对张承志的书写,回到历史语境,将文学史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暴露出来,以此去判断文学史对张承志的接受张扬了什么又遮蔽了什么。第四章分别从体制环境、作家知识谱系、审美经验三个方面对张承志接受现象的成因进行立体分析,为张承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固化倾向、误读倾向等作出解释。第五章通过观照张承志的接受现象也对张承志未来研究的走向作出了预测,一是引入谱系学进行研究,指出文学研究中的知识——权力话语,并通过整理大量并不被人们所关注的材料,用“异质对抗同一”,将一些原本被遮蔽的事实揭示出来。第二就是从“编码/解码”的理论视角切入,要特别关注张承志作为一个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编码/解码”过程,在研究张承志的作品时应将民族性和文学性的研究放在对等的程度,尽量避免接受的“误读”。
其他文献
在人们惯常的认知视野中,格非多以先锋作家示人,西方现代派文学实验色彩甚是浓厚。其实,作为学者型作家,格非在先锋时期的创作,已经吸纳了诸多传统文化资源。那些具有形式主
刘向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献学家,他为文献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汉代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了几部“言得失、陈法戒”的带有进谏意味的作品,《列女传》就是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更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由于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作为丈化的表现体和文化的承载体,隐喻对外语教学中的丈化教学具有着重要意义,因而通过隐喻进行丈化教学,是目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区别分类法分
陆机是西晋时期的重要作家,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一直以来,对陆机的研究络绎不绝。在众多的文学类别中,乐府诗是陆机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他全部诗歌中占有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淳安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湿疹患儿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
<正>引火归原是治疗肾火上升的一种方法,肾火上升又称"肾火上浮""虚阳外越""浮阳"等。本文以干姜附子汤引火归原治疗咳嗽验案1则的心得体会,警示吾辈临床辨病、辨证、用方需
目的总结各种类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特征、内镜下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收集原
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理科科目,而理科科目本身就比较注重实验。微生物学的历史本来就是十分短暂的,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成熟。所以更需要通过实验去研究。微生物本就十分小,人
随着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开始在我国兴起。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