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对巴戟天饮片质量、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工艺以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巴戟天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为后续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巴戟天饮片鉴定:收集14批巴戟天饮片,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巴戟天饮片项下规定,对饮片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耐斯糖含量以及薄层色谱进行检验,以确保巴戟天饮片质量。2.标准汤剂的制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溶剂用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再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确定标准汤剂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将确定的标准汤剂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中试放大,以验证其稳定性和可行性。3.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通过测定标准汤剂中指标成分(D-果糖、D-无水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总多糖)的含量,以及建立所有批次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进行定性控制,通过测定标准汤剂的PH值、总固体、指标成分的转移率来进行定量控制。结果:1.我们收集到了来自广东德庆、广东高要、广东广宁以及福建永定共14批巴戟天饮片,并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巴戟天饮片的项下规定,测定了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耐斯糖的含量,以及TLC鉴别。结果表明收集到的14批巴戟天饮片质量合格。2.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溶剂用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的水平,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确定了标准汤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取100 g巴戟天饮片,加10倍量的溶剂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60 min,第二次煎煮40 min,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定容到500 mL,即得。结果表明,溶剂用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因素,对巴戟天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有着显著的影响。将标准汤剂提取方法进行中试放大验证,测定3批中试标准汤剂的PH值、总固体、指标成分的转移率,结果表明,巴戟天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3.14批标准汤剂的PH值、总固体和转移率的范围稳定,且均一性良好。PH值范围为:5.345.82,总固体范围为:0.7592 g1.0315 g,D-果糖、D-无水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总多糖的转移率范围分别为:151.1%±52.0%、84.8%±48.0%、97.7%±28.6%、93.1%±21.8%、83.9%±21.4%、91.2%±24.6%、66.3%±19.2%。不同产地的巴戟天饮片标准汤剂差异较大,14批汤剂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8。共有峰确定了15个,并且指认了6个。结论:本文收集了来自不同产地共14批巴戟天饮片,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方法,并且通过测定汤剂的PH值、总固体和指标成分的转移率和中试放大,验证其制备工艺的稳定性。鉴于巴戟天中寡糖和多糖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之一,选择了6种寡糖类成分(为D-果糖、D-无水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总多糖为指标成分进行考察。测出的7种指标成分的转移率中,D-果糖、D-无水葡萄糖的转移率范围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溶剂水中加热存在相互转换,如后续有关研究中以此两种成分为指标,建议放宽转移率范围。通过标准汤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巴戟天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后续有关巴戟天以及标准汤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