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文献中的“梦描写”或“梦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梦”文本和“梦文学”的源头。古往今来对于先秦之“梦”进行研究探讨的成果也不在少数。但长久以来,研究者倾向于以先秦文本中的梦作为对象,往往就某一作品论及先秦的梦描写,没有对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作横向的拓展。故本文拟对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进行全面检索,借以考察先秦人“梦意识”和“梦描写”的形成发展历程,论析先秦梦文本的类型、风格与文学特质,继而探究先秦梦描写对后世文学的意义及影响。本论文的结构,在首列《绪论》之后,分为五章正文,依次展开论述:《绪论》在简略叙述先秦之“梦”从日常梦到文学梦的嬗变之后,分“古代文献对于先秦‘梦描写’的载叙及评论”、“二十世纪以来先秦散文‘梦描写’的研究探讨”两个时段,综述分析了自汉晋以来至现当代的古今学界对于先秦“梦描写”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先秦人的“梦意识”,简要介绍了先秦人的梦意识及流变过程。殷商时期,先民大众对梦境抱有“惕惕”的心理,认为梦是天神的旨意,梦给人阴冷可怖之感。周人笔下的梦与殷商不同,梦境中多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与向往,梦的色彩由阴冷转向平和。墨子和庄周看透梦的本质,对梦进行理性思考,将梦认作生理活动的一种。《周礼》更系统化的论述了梦的成因,还提出占梦术:“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先秦人的梦意识从幼稚到成熟,从梦兆迷信转向理性思考,本章循序渐进的分析了梦意识的更替与演变。第二章:《左传》记梦:史家叙述的“梦文本”,《左传》虽是史家著作,但偏爱描写梦境,全书梦境描写近三十处之多。本章对《左传》的梦境描写分为三大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左传》记梦的独特之处:(1)“文本之梦”真正意义上的自觉;(2)“同梦”、“梦中套梦”、“三梦相联”的梦境建构艺术;(3)微而显、精而腴的述梦语言;(4)“千载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庄周之梦:哲理融汇的“文学梦”。庄周笔下的梦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是由哲人庄周虚构的作品,它们不同于《左传》对梦的秉笔直书,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梦。本章分《庄子》“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类别,分别论析了书中所载“庄周梦蝶”、“栎社见梦”、“髑髅见梦”、“文王托梦”、“宋元君梦神龟”、“郑缓魂托梦”等梦故事。《庄子》的梦故事背后蕴含着庄子的道家思想哲理,也体现着庄子独特的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庄子笔下的梦故事,可谓是融汇着哲理寓意和文学意味的“梦文学”的滥觞。其特点包括:(1)打破“梦”的神性思维;(2)寓言与梦意象的巧妙结合;(3)借助“对话辩难”的体例来阐释哲思。第四章:其他先秦散文中的梦故事。先秦作品中,除《左传》、《庄子》中的梦被世人所熟知和研究外,其他散文著作中依旧存在精彩的梦故事。本章以《逸周书》、《国语》、《韩非子》为分析文本,探究“太姒之梦”、“虢公梦在庙”、“梦见灶君”等经典梦故事,这些梦文学的政治意味极为浓厚,主张宣扬治国驭臣之术。第五章:先秦散文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及影响。本章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先秦散文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及影响。笔者认为:先秦时期的梦描写极具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该时期的梦描写创造出众多独立隽永的文学母题,如《诗经》中的“熊罴梦”、《庄子》中的“蝴蝶梦”、“髑髅梦”,还有宋玉辞赋中的“神女梦”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梦例母题,不断出现在后代的诗文辞赋作品中,影响和促进古代梦文学的发展,与多种文学体裁相互交织与碰撞,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