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大范围海效应暴雪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山东半岛的海效应暴雪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多局限于1-2个县级观测站范围内,而1999年以来共发生了4次日暴雪站点超过4个的海效应暴雪事件,称之为大范围海效应暴雪。本文对这4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了降雪时间、空间特征,环流背景场特征,以及冷空气活动情况。再重点针对暴雪站点最多的2010年12月30日海效应暴雪个例,利用雷达资料、雷达反演水平风场和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  从降雪的时空特征来看,山东半岛大范围海效应暴雪均发生在12月份。暴雪日当天,烟台地区最强降雪发生在00时-08时,威海地区则在08时-14时期间回波峰值达到最大值。暴雪站点均位于低山丘陵的北部,烟台(包括牟平)、威海(包括文登、荣城)地区是海效应暴雪最主要的分布区。  在环流背景方面,大范围海效应暴雪发生时,500hPa的冷涡距离山东半岛较近,通常在我国东北地区上空,位于40°N-48°N、120°E-128°E之间。小范围海效应暴雪过程(日暴雪站点1-2个),冷涡一般距离渤海和山东半岛较远。  在850hPa温度与海气温差的变化中,小范围过程与大范围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暴雪后期。小范围过程后期冷空气强度不足,850hPa温度回升明显快于大范围过程,导致海气温差迅速下降,影响了降雪强度。  研究雷达资料发现,强降雪过程中,烟台、威海的强回波带均呈西北—东南走向,且与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岸线近乎平行。随着西北风的增强,烟台强回波带逐渐向东移动,而威海强回波位置少动,“列车效应”明显。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带的位置与风场的辐合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回波开始产生于渤海,减弱也是始于海上。烟台强降雪过程中,纬向方向海上的回波强度始终强于烟台;经向方向上,由于山地丘陵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强了上升运动,使得强降雪阶段烟台的回波强度大于海上。整个降雪过程中,强回波带的高度均集中在700hPa(3km)以下。  通过对反演风场的分析发现,对流层低层水平方向切变线的移动,会引起强回波带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烟台强降雪过程中,北端切变线位置相对稳定,南端切变线逐渐西移,引起强回波带以雷达站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威海南端切变线位置相对稳定,北端切变线逐渐西移,强回波带则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垂直方向上,雷达强回波带的位置与风场辐合区相对应。烟台的风场辐合自近地面开始向上延伸,辐合区高度越高,雷达强回波中心的位置也越高;而威海东侧的风场辐合起始高度略高,影响了上升运动。辐合切变线是由经过辽宁南下的东北风与山东半岛的西北风(西风)辐合构成的,切变线受到西风分量减弱的影响而发生移动。  对WRF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场分析发现,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渤海,近海面的西北风将水汽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半岛北部辐合,降雪落区也主要在北部沿海地区。降雪时高湿区主要集中在850hPa以下,湿层浅薄。强降雪发生在对流层低层相当位温脊线附近。对流运动发生在对流层低层,属于浅层对流。强烈的上升运动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上升运动的强弱直接影响降雪量的大小,上升运动越强,降雪量越大。
其他文献
利用美国NCAR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实现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的同化,结合中尺度模式WRF,以个例方式研究了其在不同的中尺度暴雨及台风数值预报中的作用。对2005年7月30日00:0
本文利用1959-2004年共4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全球逐日的整层积分的大气热源,并处理成月平均资料,用EOF分解方法分析其年际变化尺度的时空特征,并通过相关、合成等方法
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和分类问题是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在研究和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分类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基于统计
按照国家863计划项目要求,在海水滩涂养殖试验基地建立一个大气和水环境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希望获得连续的大气和水环境数据,为环境、生物、养殖等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并尝试通
从学科来讲,沙尘暴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大气科学和风沙物理学,前者侧重于天气背景、中尺度动力和热力特征等大气运动的宏观情况;后者则关注沙尘粒子如何受力、移动、悬浮等微观物理
本项目为国家948项目“迁飞性害虫的长期监测与灾变预警参数自动采集的IMR技术”资助,主要内容为昆虫监测多普勒雷达的研制和开发,其中包括雷达的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