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与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长,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具保护、口服止疼药等,但往往效果不明显,而且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还可能进一步增加骨质的丢失。而应用椎弓根钉系统进行固定,手术的创伤大,出血多,患者往往因为全身状况难以耐受手术,而且这种手术不能恢复被压缩的骨小梁,在椎体前、中柱留下空隙,无法恢复椎体的强度及其稳定性,此外,骨质疏松造成椎弓根钉锚定困难,把持力较小,容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导致手术失败。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
方法:本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31例(34椎)。其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1-78岁,平均64.2岁。其中T1212个,L112个,L26个,L34个,受伤至手术时间1天-14天,平均5.9天,病因为跌伤或轻微扭伤,均为新鲜骨折,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无神经系统损伤体征;经X线、CT检查证实椎体后壁无损伤,脊髓无压迫,并呈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实验室等检查证实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分别在术前、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评估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以及测量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并观察术后并发症。
结果:2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6个月,疼痛均显著缓解。术前VAS评分(8.06±0.99)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5±0.97)分、(2.01±0.95)分(P<0.01)。活动能力评分术前(2.70±0.59)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35±0.49)分、(1.41±0.50)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前(1.48±0.94)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20±0.45)分、(0.22±0.54)分(P<0.01)。术后复查X线,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18.61±1.72)mm,术后2天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2.06±1.41)mm、(22.02±1.35)mm(P<0.01),术前椎体中线高度为(18.67±1.56)mm,术后2天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95±1.59)mm、(21.51±1.55) mm(P<0.01)。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19.35±4.81)°,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03±2.22)°、(14.10±2.15)°(P<0.01)。本组共有3椎(8.8%)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术后1例出现邻近椎体骨折。
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作可以有效的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强度,提高椎体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