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弱宇宙监督假设已经成为黑洞物理的一个重要基石,并且与黑洞热力学定律尤其是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着深刻的联系。然而弱宇宙监督假设一直没有被证明,甚至缺乏严密的数学表述。也许这个假设最终会被证明是正确的,但用思想实验对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假设成立的深层次的条件以及它和黑洞热力学定律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如果弱宇宙监督假设可以被违背,这将为我们探索黑洞内部高曲率区域提供可能,为建立量子引力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875151,No.12047501,No.12075103);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lzujbky-2021-it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宇宙监督假设已经成为黑洞物理的一个重要基石,并且与黑洞热力学定律尤其是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着深刻的联系。然而弱宇宙监督假设一直没有被证明,甚至缺乏严密的数学表述。也许这个假设最终会被证明是正确的,但用思想实验对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假设成立的深层次的条件以及它和黑洞热力学定律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如果弱宇宙监督假设可以被违背,这将为我们探索黑洞内部高曲率区域提供可能,为建立量子引力理论打开一个可能的实验验证的窗口。在本文中,我们用标量场和测试粒子入射到一系列极端和近极端黑洞,研究能否将这些黑洞的事件视界破坏,验证这些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是否成立。对于Kerr-Taub-NUT黑洞,之前关于Kerr-Taub-NUT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的研究并没有考虑这个黑洞的热力学定律,因而得到经典场能破坏极端和近极端Kerr-Taub-NUT黑洞,从而违背弱宇宙监督假设的结论。这和之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相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结合最新的关于Kerr-Taub-NUT黑洞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并利用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到只携带能量和角动量的标量场和粒子入射到Kerr-Taub-NUT黑洞的过程的守恒荷,进而研究其弱宇宙监督假设。我们发现标量场入射不能破坏极端和近极端Kerr-Taub-NUT黑洞;粒子入射能破坏近极端黑洞但不能破坏极端黑洞。从而解决之前关于标量场入射到Kerr-Taub-NUT黑洞会违背弱宇宙监督假设的问题。用经典场和测试粒子入射到Kerr-Taub-NUT黑洞来验证弱宇宙监督假设,有助于我们理解NUT荷的起源及黑洞热力学和弱宇宙监督假设之间的关系。对于四维Einstein-Gauss-Bonnet黑洞,我们用带电复标量场和带电测试粒子入射验证该四维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并研究了Gauss-Bonnet耦合常数对带电复标量场和带电测试粒子破坏黑洞事件视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带电标量场入射的情形,极端和近极端带电Einstein-Gauss-Bonnet黑洞的事件视界不能被破坏,Gauss-Bonnet耦合常数影响较小;对于粒子入射,我们发现,近似到带电测试粒子的能量和电荷的二阶情形,由于非零的Gauss-Bonnet耦合常数的影响,极端和近极端带电Einstein-Gauss-Bonnet黑洞的事件视界都能被破坏。验证修改引力中的弱宇宙监督假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弱宇宙监督假设成立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能违背弱宇宙监督假设,这将为我们探测黑洞内部提供可能,从而为建立量子引力提供有用信息。由于非奇异黑洞的事件视界内没有时空奇点,因而这一类黑洞并不会被弱宇宙监督假设保护,而这一类黑洞的事件视界的破坏还会为我们观测黑洞内部提供可能。我们用测试粒子和经典标量场入射到圈量子引力修正的非奇异旋转黑洞,验证能否将极端和近极端非奇异旋转黑洞的事件视界破坏,从而使外部观测者能观察到黑洞内部,并且我们探讨了量子修正参数对破坏事件视界的影响。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粒子入射情形,由于量子修正的影响,极端和近极端非奇异旋转黑洞的事件视界都不能被破坏,并且量子修正参数越大,事件视界越难被测试粒子破坏。对于标量场入射情形,极端和近极端黑洞的事件视界都可以被破坏。圈量子引力中的这个非奇异旋转黑洞可以认为是圈量子引力对Kerr黑洞的修正。由于圈量子引力修正使得极端非奇异旋转黑洞的角速度与极端Kerr黑洞的角速度有些偏离,从而存在一个很窄的标量场模式区间可以将事件视界破坏。在我们对弱宇宙监督假设与黑洞热力学关系的探讨中,我们用经典标量场入射验证Kerr-Sen黑洞的弱宇宙监督假设,发现极端和近极端Kerr-Sen黑洞的事件视界都不能被标量场破坏,从而弱宇宙监督假设成立。此外,我们从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给出了之前Düztas的研究中为何标量场入射可以破坏Kerr-Sen黑洞的事件视界。我们发现,Düztas假设的黑洞吸收的经典旋量场的波包的能量和角动量违背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前量子化理论以及基于此理论的数值方法——基矢光前量子化和含时的基矢光前量子化。相较于瞬时量子化,光前量子化理论的真空具有简单的性质,并且光前波函数与参考系无关,因此十分适合描述粒子的结构。基矢光前量子化的主要思想是数值求解光前坐标下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此需要对动量空间进行离散化、对福克空间进行截断。该方法并非基于对耦合常数的展开,因此是非微扰的方法。该方法已被应用于求解电子、质子以
额外维理论为解决理论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作为额外维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膜世界方案为诸如规范等级问题、宇宙学常数问题、暗能量和暗物质等问题提供了替代性解释。研究具有卷曲额外维的膜世界模型是本文的一条主线。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高阶引力理论中的厚膜世界及相关问题,包括微扰的线性稳定性、膜世界解和膜上Newton势修正。此外,本文还考虑了广义相对论中由旋量场生成厚膜世界的可能性,对其稳定性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核能装置候选材料之一。虽然利用相变增韧提高了ZTA复合材料的韧性,但仍不能满足核能装置结构材料应用的要求。复合材料要应用于核能领域,不仅需要优异的力学性能,还需要有高的导热系数、强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抗辐照以及热稳定性等性质,其中抗辐照性能对核能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进一步深入开展ZTA复合材料的性能改良与抗辐照性能研究,对于核能
从早期的天花、H1N1到近年的H7N9、埃博拉再到SARS-CoV-2新冠病毒,各类病毒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塑造着历史。这些病毒的大范围传播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以最近的新冠病毒为例,其仅在2020和2021两年的时间里就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三亿多人并造成超过五百万人的死亡。而相应的防疫措施如封闭社区也进一步地扰乱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并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应对正不断涌现而出的新病毒是一个十
根据摩尔定律的预言,半导体电子学器件集成度将很快达到极限。而利用电子自旋属性的自旋电子器件,也由于其较低的自旋转换效率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利用电场、磁场、光场以及声子场等多场耦合的方法调控传统半导体器件及自旋电子器件,不仅可以赋予半导体器件更多的功能和应用,以绕过摩尔定律的限制,还会降低自旋电子器件的临界电流密度,同时给自旋流的生成提供更多的思路。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多场耦合对半导体电荷属性的调控,
如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于电子的电荷属性发展起来的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发展新型的电子器件调控手段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自旋电子器件是以电子的另外一个基本属性—自旋的调控为基础的电子器件,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传统磁记录的面密度,而且开辟了凝聚态物理及微电子学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中,利用电流诱导的自旋
由于亚铁磁(FIM)的磁性由反平行耦合的两种(或多种)磁性亚格子共同决定,其基本磁性可以通过对磁性亚格子磁性的控制而进行大幅度调控,并能表现出比铁磁体更为丰富的物理性质。随着近年来自旋电子学领域在电流驱动磁矩翻转机理与技术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由亚铁磁材料组成的异质结构中能够表现出相对于铁磁材料更为优异的自旋电子学特性。例如:当亚铁磁层接近于磁化强度补偿状态时,自旋转矩所驱动的磁化翻转效率比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因其对环境友好、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等优点,在近三十年来备受关注。然而,智能便携式、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已使得传统DSSC器件的刚性设计无法满足其可穿戴电源的需求。针对此目标,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fibrous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FDSSCs)因其纤维结构具有柔性、
由于实验技术的改进和超级计算机的出现,控制和计算多自由度的量子系统双管齐下,研究相互作用的量子多体系统变成一个热门的领域。在光晶格中冷却和捕获超冷原子以及俘获离子系统和混合系统的实验实现使得我们能够在实验室中精确研究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种高度受控的环境中,非平衡动力学和热化等问题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能力,大规模并行化以及新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出现,孤立量子系统中的非平衡和热化问题的理论工作也
磁性材料中电子自旋的有序进动可以产生自旋波,自旋波作为能量和信息传输的载体,相比传统的电子器件具有更小、更快和功耗更低的特点,在自旋电子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自旋进动方程的手征性决定,某些自旋波显著的特点就是非互易性。因此有望基于自旋波的非互易性设计基于自旋波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器件。本文主要围绕自旋波及其模式杂化中的非互易行为开展研究。主要通过布里渊散射(BLS)的波矢分辨功能探测磁性纳米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