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权思想,由来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极高深智慧,是一种东方式朴素的辨证观。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中国哲学中的经权思想,在现今的白话文理解中,就是“执经达权”、“通权达变”。“经”与“权”的哲学理解,转化到我们日常的应用中,通常用“常”与“变”来相对应。经,是指在常态下被公认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规范。权,则是在非常态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特殊应急策略和措施。经权思想不仅在古代时代产生了影响,也对现代发挥了作用。中国哲学中的经权思想源远流长,早两三千年以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经权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乏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有着关于经权思想的论述和研究。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他的经权思想对于之后历代学者的经权思想的都有启发意义。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亚圣”,使经权思想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本文以孔孟经权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孔孟经权思想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和当代启示展开论述。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经权的含义以及孔孟经权思想产生的背景。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其一,首先从经权的含义开始研究。从古代的典籍中找寻有关经权的含义及解释。“经”,在最早作为与“纬”相对的概念而出现,都是指织布上的纱线的走向,经指纵向走线。也写作“經”。而“权”,最早作黄华木讲,也写作“權”。通过不断的挖掘,研究得出经权的含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并且哲学上也产生了经权思想的内容。在哲学意义上,经,通常指被奉行的原则规范,权,更多的理解为对原则规范的灵活变通。其二,是在了解经权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经典著作以及史料的研判,分析,在掌握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尝试分析和总结出孔孟经权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方面组成。第二部分:重点考察孔孟经典著作《论语》、《孟子》等,并且结合儒家其他的经典著作,对孔孟二人的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孔孟经权思想的内容。首先,论守经。将儒家所推崇倡导的经,列出而研,逐一而详述孔孟所倡之经的内容,对于“仁”、“义”、“礼”等关键的经之概念做出追溯与阐明,通过典籍巨作和史料记载的事迹,而对孔孟所倡之经进行如实的呈现,奠定孔孟经权思想的研究基础。其次,谈行权。孔孟经权思想的一个重要闪光点就是在行权上。对于行权,孔孟二人更多的是通过对身边事和依据现实生活中出现概率高的情境假设而做出分析与论证。笔者分别将孔子对于曾参的“小棰则待,大杖则走”,孟子的“嫂溺援手”和“不告而娶”等具体内容展开论述行权。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孔孟经权思想展开评价并阐发其当代启示。这里对于孔孟经权思想的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首先从正面肯定了孔孟经权思想的积极影响和历史理论贡献。肯定了作为践行道德的主体在践行道德原则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增添了儒家思想的活力,丰富了儒家思想的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同时也指出孔孟经权思想客观存在的局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固有局限而造成的。由于封建秩序的稳固存在,造成行权主体的身份限制,桎梏了对权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在某些方面否定了民众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