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其中土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作用非常明显。土地能否顺利流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现阶段,土地为农民生存提供了最后的保障,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时,大多数并没有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因此,国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就土地流转问题做出了重要规定:在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让农民可以通过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流转作为集中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的重点是研究我国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其次,分析了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土地流转能够降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门槛和社会门槛。同时,土地流转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接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计量模型,利用1991-2013年的数据进行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了土地流转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土地流转面积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比例就越大,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目前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以及地方政府的职能错位,我国土地流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流转双方的矛盾纠纷、土地流转意愿不高、融资渠道狭窄、政府管理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适应城市化的进程。为此,本文总结了英、美、日三个国家通过土地流转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通过土地流转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就业平台、准确定位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