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知现象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普遍的文化现象,兼具民俗和宗教的意味,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范畴,学者对其关注不多。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为研究对象。力图透过分析预知现象的预知类型及特点,探究预知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从而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况、民俗信仰以及文化活动。全文主要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选题研究范围,是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预知现象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与小说中预知现象有关的研究成果,其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最后,立足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分析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预知现象研究的可行性。第一章,从语言学角度切入,首先对“预知现象”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预知现象”的内涵做较为仔细地梳理,并根据“预知”的内涵,对“预知”与“先知”等概念进行语义辨析。从整体上论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预知现象的分布概况,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更为直观地了解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现象的类型及特点,并根据预知现象的特点阐释分类标准及分类依据。第二章,具体对预知现象的预知类型进行梳理,根据预知特点的不同,将预知现象分为:占卜类预知、梦兆类预知、预言类预知和异象类预知。并结合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预知故事具体分析论述。同时,归纳总结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预知现象的特点,神秘性兼具真实性;既有迷信成分又具有科学性。魏晋时期,人们经常预测未知之事,根源在于人们对未知之事充满恐惧,渴望提前预知,获得提前知情权,以期趋吉避凶。从本质上看,是人们对古代民俗的信仰和对自然的崇拜。第三章在前两章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预知现象的特点,以表现个人为中心,以时政局势为关注点,以叙述异事为主体。并且从时代、历史、文化、思想等角度对其背后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剖析。笔者认为,魏晋政局动乱,民生凋敝,玄风之盛行,儒学式微,佛、道兴起,原始宗教的影响,生命意识觉醒等众多因素都是形成这种独特预知现象的根源。本文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总结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预知现象,有利于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更加深入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况,民俗习惯,从而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魏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