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与优先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水、土壤、大气、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发展与环境的冲突问题更为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路径,从依赖环境、资源转向依靠科技和人才。作为与科技创新最密切的制度,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内容,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环保导向缺乏,绿色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不足。本文以生态学、公共管理、知识产权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将生态伦理、环境保护的要求融入到知识产权的目的、价值、方法、原则以及具体措施之中,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绿色化”改造,探索构建绿色知识产权体系,倡导优先发展绿色知识产权,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激励措施。首先,论文从分析知识产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入手阐释了构建绿色知识产权体系的必要性。在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产权自身特点,分析了绿色知识产权的功能,面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导向缺失的现状,以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现实背景,论述了将生态伦理、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融入知识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论文以知识产权的权利客体或载体的“绿色化”或“生态化”为基础,进行了绿色知识产权的概念、内涵和体系的建构。在归类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绿色知识产权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界定绿色技术、绿色作品、绿色标识等权利客体,明确“绿色专利权”、“绿色著作权”、“绿色商标权”等绿色知识产权概念的内涵,着力从理念与目的、客体与内容、应用与保护等方面探索构建我国绿色知识产权体系,将知识产权静态制度和动态运用相结合,详细地阐述了绿色知识产权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第三,论文从实现绿色知识产权价值目标的角度,探讨了部分与绿色知识产权紧密相关配套制度。论文结合绿色知识产权的体系构建和作用发挥的需要,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产品标识制度,强制许可制度、合理使用制度和权利穷竭原则,行政和司法裁量“绿色化”等配套制度。第四,论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以我国知识产权现有政策资源为基础,提出绿色知识产权优先发展策略。论文主张在区分绿色知识产权与普通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倾斜性地加大绿色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采取优先审查、加大投资、减免相关费用、政府优先采购等多项优先发展措施,以满足知识产权现代转型、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实施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其他文献
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理论对民族服饰元素进行抽象和分类总结,将其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和数据库逻辑设计,开发基于现代服装设计理论的民族服饰元素数据库应用系统,并将民
探讨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误差来源,并在精度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削弱各种误差影响因素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替代水准
分析了业务流程再造的产生背景、基本思想及其内容、特点和实施过程,对它的应用现状和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正> 道(Dow)化学公司材料化学家开发了一项半固体摇溶(thixotropic)镤合金注射成型的新工艺。所制出的另件的孔隙率比传统的高压模铸产品少一半,因而它在脱模后不会扭曲。这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之路将有助于形成一条多元文化深入对接的文明大通道,为人类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文明动力,对于构建
本文利用多年生黑麦草(冬景),采用锯末、珍珠岩、腐殖叶为基质,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N、P、K三种元素对其成坪的影响,结果显示,草坪成坪速度施磷肥&gt;钾肥&gt;氮肥,最佳的处理是T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国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慈溪地籍图形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总体框架,进而探讨了系统的功能设计,
本文分析了扬州园林的花窗来源及造型种类,研究地域文化在产品设计运用及其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设计基础构成方法,提炼出花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提出不能一味地停留
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出版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数字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变成多种媒体经营模式。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和受众的不断分
林业规划设计是保护生态和林业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是当前的林业规划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不改进其中的缺陷就无法实现林业规划设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