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是在急性肾衰竭(AR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ARF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表现有氮质废物血肌酐及尿素氮滞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1-3]。2005年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组(AKIN)将ARF更改为AKI,并对其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将AKI定义为[5]: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异常。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突然(48小时以内)下降,表现为血肌酐绝对值增加≥0.3mg/dl(≥26.5μmol/l)或者增加≥50%(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提高了AKI诊断的敏感性。据文献报道[7],住院患者AKI发生率可达8%,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率超过50%,其中4-5%AKI患者需要透析治疗,需要透析的AKI患者死亡率高居50%-60%,因此该病是临床中各个科室常见的危、重疾病,本研究旨在加深对AKI的认识,并进一步探讨其病因、治疗、预后及多种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AKI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研究回顾总结和分析本院自2008年12月24日至2011年12月23日3年间住院患者中诊断为AK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计271例。将所有患者根据2005年AKIN拟定的最新诊断标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患者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病因、治疗、预后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等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共收集271例患者,其中,男性172例(占63.47%),女性99例(占36.53%)。2、病因方面:肾前性99例(占36.53%),肾性126例(占46.49%),肾后性46例(占16.97%)。其中肾前性因素以血容量不足导致的AKI居多(32例,占32.32%)、其次为应用甘露醇导致的AKI(24例,占24.24%)。肾性因素中主要以感染导致的AKI (23例,占18.25%)、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之上的AKI(A/C)(23例,占18.25%)居多,其次为药物导致的AKI(11例,占8.7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导致的AKI(11例,占8.73%)。3、治疗方面:单纯对症治疗的180例(占66.42%),手术的30例(占11.07%),接受透析治疗的61例(占22.51%)。4、预后方面:治愈57例(占21.03%),好转102例(占37.64%),未愈22例(占8.12%),放弃37例(占13.65%),死亡53例(占19.56%)。5、AKI分期与患者年龄及住院天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与入院科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6、血清钠离子(Na+)浓度及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水平与AKI分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7、AKI分期与病因、治疗和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8、AKI的病因、治疗与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9、呼吸系统损害及MODS是AKI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中AKI患者以男性居多。2、住院患者AKI以肾性为主要病因,其中以感染、A/C所导致的AKI居多;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仅占22.51%;治愈率为21.03%,死亡率为19.56%。3、AKI分期与病因、治疗、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4、AKI的病因、治疗与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5、呼吸系统损害及MODS是AKI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