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培养的行动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8年湖南省相继推出《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民政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民发[2018]10号)和《湖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湘民发[2018]16号)以来,省域内各市、区(县)于全省乡镇(街道)共计设立1600余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各乡镇社工站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力度总体较小,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不够创新。从培养者的角度看,社工人才培养忽视社工站社工的学习主体作用;从社工站社工的角度看,社工比较缺乏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他们迫切希望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本文针对长沙市C县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队伍的现状,结合行动研究理论的原则和程序,对C县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培养展开行动研究,尝试探索出一条培养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一轮行动研究主要是以完成任务指标为导向开展的人才培养服务,具体通过行政性的“线上+线下”监测工作来保障社工权益,教育性的专题培训与“以老带新”模仿学习方式来培育社工专业人才,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行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将服务导向转变为社工站社工需求,继续开展第二轮行动研究,扩展了服务形式,丰富了服务内容。同时,笔者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法收集资料信息并对行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轮的行动,乡镇社工站社工在伦理守则有了更进一步的,有效提升了社工的专业能力。最后笔者得出结论:在对乡镇社工站及其社工队伍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系列包括行政性的社工权益保障、教育性的社工人才培育、支持性的社工心理疏导的服务活动是培养乡镇社工站社工人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其他文献
<正>笔者在对某10 kV环网柜进行高压工频耐压试验时,遇到了几个由于安全距离不足引起的高压试验失败实例,现就其问题现象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广大农电朋友分享。案例一。在
介绍了微发泡成型技术的优势及产业化的应用,分析了PA6/GF类耐高温制品有外观需求时浇口位置及结构优化方案,阐述了模具排气的特殊结构设计及批量生产中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
最近几年LiFePO_4(LFP)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充放电性能,作为产业应用的主流的正极材料之一被广泛的研究,而通过引入Mn离子参杂改性提高材料电压以提高材料储能能量为LFP类材料的热门研究方向,被广泛关注及研究。为深入探究Mn离子在掺杂之后形成的LiMn_xFe_((1-x))PO_4(LMFP)材料中的特性,相关研究者们应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制作出不同锰铁含量的LMFP材料,并做了相关电化学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