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Helicobacter suis(H.suis)感染肥胖小鼠的研究,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H.suis感染后小鼠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而有望为肥胖的促瘤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1.H.suis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只小鼠给予0.5 m L经PCR检测确定H.suis存在的猪胃黏膜匀浆液灌胃,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灌胃。分别于灌胃1个月及3个月后处死两组中的半数小鼠,取其胃黏膜组织,采用PCR方法检测H.suis在小鼠胃内的定植情况,HE染色方法检测胃黏膜淋巴滤泡形成的情况。2.肥胖对H.suis感染后胃MALT形成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建模成功后,新购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suis感染组(HS组)和H.suis感染+高脂饮食组(HS+HFD组),将已经感染H.suis小鼠的胃黏膜匀浆液(0.2ml/只)灌胃于HS组与HS+HFD组。NC组与HS组持续给予普通饮食,HFD组与HS+HFD组自感染后第3周开始给予高脂饮食;差异性饮食24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其胃组织,采用HE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淋巴滤泡的数量与大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炎症因子IFN-γ与趋化因子CXCL13、CCL2的表达量。结果1.灌胃所用猪胃黏膜匀浆液中存在H.suis;H.suis可以在小鼠胃内定植,1个月及3个月后均检测到该菌;H.suis感染可诱导小鼠胃黏膜滤泡的形成,并且感染3个月较感染1个月的淋巴滤泡明显增大。2.与HS组相比,HS+HFD组小鼠胃黏膜淋巴滤泡的数量与大小明显增加,胃黏膜leptin及其受体Ob-R,IFN-γ、CXCL13、CCL2的m RNA表达量亦明显增加。结论1.成功建立了稳定可靠的H.suis感染小鼠模型;2.H.suis可以诱导出胃黏膜淋巴滤泡的形成;3.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可能促进了leptin→IFNγ→CXCL13链的表达,进而促进H.suis感染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