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犁是历史上西域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是草原和农耕文化、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并得到传承延续的典型地区之一。伊宁市是一座融合了多国,多民族建筑风格的城市。它的空间形态、格局、道路的形成方式都具有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独特的模式。伊宁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不可或缺的纽扣,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力开发新疆旅游资源的这个时期伊宁市文物古迹和自然环境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座城市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越来越多的商机会集中在这座城市,那么如何解决城市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的矛盾,如何保护这座城市中人类千百年来辛勤努力生活的印记,又要怎样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使其带来经济效益,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论文以伊宁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背景分别从特色,现状,保护,策略四个方向逐一探讨,对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时着力把握这四个层面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论文首先对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联系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接着通过对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资料进行了收集、记录和整理分析了伊宁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建筑,历史面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现状。由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实施情况总结了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给予了评价。论文接着分析了伊宁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衔接,讨论以上规划对历史街区带来的影响与融合“利”,减少“弊”的方法。并收集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中典型的院落空间,建筑平面,立面,细部,色彩,材料使其成为街区建筑建设与整治的标准。论文最后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从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综合防灾等方面对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格局,风貌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给出了策略,并收集整理历史文化街区典型建筑的院落,平面,细部,色彩,材料等特点,为历史文化街区单体建筑保护塑造模板。笔者希望借助此研究引起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引起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伊宁市当地居民对其自身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对地区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注,并针对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一套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强,具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