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现代国家的一项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一种政府行为,在弥补市场缺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社会保障政策在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社会保障范围较窄、城镇社会保障政策严重分割、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深入研究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政策,最终实现我国公民享有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福利。完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政策应从城镇化、社会保障政策和农民市民化的概念界定入手;引入公共物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以及风险共担理论,为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梳理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发展历程后,分别描述了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现状,并从政策内容、政策实施过程和政策实施环境三方面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筹资机制不完善、城乡政策覆盖面差距大和传统体制惯性的阻碍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德国和巴西三个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经验,为提出完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对策提供参考。从完善促进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加大促进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力度以及改善促进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环境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其中完善促进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政策内容以制定农村非农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以家庭账户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扩大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为主要内容。从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大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力度。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环境从加强法制化建设和消除对传统体制的依赖两方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