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信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都值得去认真去审视,值得我们去深思。社会转型时期是现代化的过程,亨廷顿说过“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改革开放以后,各类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群体性事件又具有新的特征和趋势。群体性事件这一棘手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现: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困境,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导火索)很难根除,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诱因却大都不足以引起大规模的矛盾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尽量减少诱因事件、如何避免大规模的冲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的事实表明:政治信任缺失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必要条件。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矛盾的扩大化,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瓮安事件”是群体性事件中的标本性事件。“瓮安事件”不仅在发生规模、波及范围、参与人数上具有标本性的特点,在其发生、过程、结束整个发展脉络上也极具典型性。更为重要的是“瓮安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内含着政治信任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瓮安事件”的剖析研究,可以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提供现实范本,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众的政治信任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异常低下。在矛盾凸显期,政治不信任极其容易导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并且基层政府也很难有效控制此类事件。因此,政治信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信任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政治信任有助于简化复杂的矛盾冲突,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还可以发挥民主法治的功能。因此,政治信任的培育有助于社会走出“转型困境”;有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政治信任隶属社会资本,充足的社会资本存量和良好的社会信任体系是政治信任重塑的前提保障;政治信任的重塑也为社会资本的积累创造条件。信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道家等主流传统文化都注重“信”,几千年来积累下的珍贵精神财富应该加以弘扬、利用。它为我们扩充社会资本、重建政治信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可以为改善社会风貌,维系社会稳定的大局做出贡献。政治信任利于寻求社会共识,一个社会的社会共识外在表现为社会的公共舆论,而社会共识的内涵,则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以新丰江流域为例,选取1980、2000年TM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并以SWAT模型工具为手段,模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径流量与总氮、总磷负荷的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金融已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金融系统的组织效率和运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社会经济运行的绩效。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金融系
目的探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后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和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变化。方法通
广东省36所本科院校图书馆有28所建有特色数据库,7所211工程大学拥有的特色数据库占总数的35%。特色数据库有资料数据库、教学成果数据库、电子文献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剧增,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幸福。一个地区,老年人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本论文旨在研究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探讨两
20世纪末,情报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环境中的用户情报需求和学科情报系统的功能,社会认知理论引入情报学认知观。情报学社会认知观强调情报认知的社会情境性、领域性、文
针对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较大程度上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式管理,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将层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言语实践是建构言语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交际性课堂活动作为言语实践的重要课堂形式,为众多语言教学工作者所关注。角色扮
针对取水工程首部枢纽进水口水流急、沙多、冲刷严重等问题,以云南省滇东煤电二期取水工程为例,通过模型试验对取水口位置A、B、C进行了取水试验,选取了取水枢纽的最优布置方
文章通过对CNKI收录的2002~2011年关于图书馆联盟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共词矩阵、相似矩阵、相异矩阵和层次分析树状图,得出近十年图书馆联盟领域的研究热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