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在北美和北欧一些远离汞污染源的湖泊中,某些鱼汞含量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用水产品汞含量标准,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水环境系统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极大关注。乌江渡水库是遵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其汞污染现状值得关注。本研究于枯水期(2006年12月)和丰水期(2007年8月)分别对水库不同深度分层水体、沉积物间隙水、沉积柱剖面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分布特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乌江渡水库水体中各形态汞均出现季节性变化。水体总汞(HgT)浓度变化范围为0.74-3.34ng·L-1,平均为1.38ng·L-1;溶解态汞(HgD)浓度变化范围为0.49-2.86ng·L-1,平均为1.06ng·L-1;颗粒态汞(HgP)浓度范围为0.01-1.25 ng·L-1,平均0.33ng·L-1;活性汞(HgR)浓度范围为0.04-0.62ng·L-1,平均0.2ng·L-1:总甲基汞(TMe)浓度范围为0.04-0.62 ng·L-1,平均0.15ng·L-1:溶解态甲基汞(DMe)浓度范围为0.04-1.54 ng·L-1,平均0.12ng·L-1:颗粒态甲基汞(MeP)浓度范围为0.001-0.88 ng·L-1,平均0.10ng·L-1。2、乌江渡水体溶解态汞、颗粒态汞与总汞均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水体溶解态汞与颗粒态汞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活性汞与溶解态汞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表明水体溶解态汞中并未含有大量的活性汞,活性汞不易向甲基化形态转变;溶解态汞与DOC只在枯水期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降低了乌江渡水体中可被生物吸收的可利用汞的浓度,进而降低了甲基汞的形成,从而可降低对水生系统的潜在危害。3、乌江渡水库沉积物汞含量远高于背景水平:总汞含量变化范围126ng·g-1-1202 ng·L-1,平均值162.5 ng·g-1,远高于其它未受污染的湖泊沉积物总汞含量(10-35 ng·g-1),表明沉积物已经受到污染。总汞分布无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沉积物甲基汞变化范围为0.37-7.57ng·g-1,平均含量为1.58ng·L-1,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为丰水期>枯水期;沉积物甲基汞占总汞比例(0.64%)远小于江河(1-1.5%)、泥炭淹没环境(10%),也低于同一背景区的红枫湖(5.1%)、阿哈湖(0.91%)。4、乌江渡沉积物孔隙水中汞的平均浓度与变化范围分别为:总汞7.95 ng·L-1,1.21-28ng·L-1;甲基汞0.85 ng·L-1,0.184-3.95ng·L-1,总汞与甲基汞含量均出现季节性变化,均为丰水期>枯水期。。间隙水中甲基汞浓度与沉积物中甲基汞含量呈极显著性相关,证明沉积物孔隙水与沉积物可能受同样的甲基化机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