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西医药物疗法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或有耐药性,长期大量依赖激素易引起合并症,儿童吸入量不易控制,使用不当易损伤气道粘膜,甚至可能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副作用。而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取得较好疗效。但疗法多在三伏天开展,患者的治疗时间受到很大局限,大大的影响了该法的开展,如果能将天灸时间拓展,在非三伏天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广泛的推广应用天灸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采用日常天灸疗法,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与空白对照组对比,以求探讨日常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天灸疗法扩展为日常天灸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病人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设立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日常天灸治疗。日常天灸方组用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延胡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做成约1cm×1cm大小的方块状药饼,在其中央挖一小孔加入适量麝香,然后用约3cm×3cm胶布固定敷贴于所选穴位上,贴药穴位为第一次:定喘、肺俞、风门;第二次:脾俞、厥阴俞、大椎;第三次:肾俞、膏肓俞、大杼。贴药时间约4小时,可随个体差异调整。空白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不实行天灸。第一次天灸开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天灸治疗,3次为一疗程。采用肺功能测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等作为检测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指标检测,并在疗程结束后进行中西医疗效评价。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日常天灸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西医疗效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常天灸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均肺功能FEV1值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清IgE降低,淋巴细胞转换率提高,P<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日常天灸组与空白对照组患者肺功能FEV1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gE、淋巴细胞转换率比较(P<0.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日常天灸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常规西药的控制下,治疗支气管哮喘均取得较好疗效,但日常天灸组治疗哮喘的西医疗效和中医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2.日常天灸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治疗措施均能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FEV1、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清IgE、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且日常天灸组患者肺功能FEV1改善优于空白对照组。总之,日常天灸能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清IgE,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