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构式语法开始兴起。构式语法的主要贡献者Goldberg对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在认知构式语法的经典论著Constructions一书中, Goldberg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 Goldberg(1995)进一步解释说,构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范型,还包括具体的句子、短语,甚至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等。一个构式是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的结合。一个构式的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会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遏制。本文将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将汉语”借”和英语“borrow/lend”进行对比研究。其实主要是对中英文的“借/(borrow/lend)”的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的相似和不同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汉语”借”的一词多义现象和“borrow/lend”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异同。从构式的角度分析”借”的构式的变化与语义变化的联系,以及“borrow/lend”的构式和语义的联系,比较这一词的英汉构式的异同。在”借”和“borrow/lend”句子中,分析句子的构式并对比由构式不同引起的句意不同。通过发现英汉构式的探究进一步说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是通过感受和体验。在实践应用中,了解英汉在词汇,语法以及语义上的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词汇的学习和句子的正确使用。本文将利用对比法,内省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语料分析的方法分析”借”和“borrow/lend”的构式。并将对以下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1)一方面,本文将对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词义进行研究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本文将对中文”借”和它的英文对等词“borrow/lend”在词汇的构成方面进行对比研究。2)从短语的角度看,本文将研究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动名结构,双宾语结构,动动结构。并对中英文的动名结构,双宾语结构,动动结构的相似和不同进行对比研究。3)从句子的角度看,本文将在句子中分析”借”和“borrow/lend”的双宾语结构,并从词汇遏制和句式遏制的角度分析中英文”借”和“borrow/lend”的相同和不同以及词汇遏制和句式遏制对双宾语构式方向性的影响。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文“借”和英文“borrow/lend”的多义性来看,多义词“借”和多义词“borrow/lend”有相同的部分。应当注意的是,这对词的对比是一对二,而不是一对一。中文“借”对应英文“borrow”的部分比对应英文“lend”的部分要发达的多。英文“lend”的一些衍生意在中文“借”中没有对应,而中文“借”的一些衍生意在它的英文对应词“borrow/lend”中也有缺失。英文“borrow/lend”的原型意义比中文“借”用的多,而它们的衍生意义没有中文“借”用的多,因此中文词在使用中更加灵活而英文词在使用中更有规律,更加严格。2)中文词“借”可以再加名词,动词,连词,或者单音节词“的”来构成新词。构成的新词的词性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连词。同时,还伴随着词义的改变,构成的新词词义可能保留中文词“借”的原型意义,也可能保留的是它的衍生意义。还有可能不保留任何原型意义和衍生意义,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含义。“借”的对应词“borrow/lend”不能再加其他词来构成新词,而只能加词尾,例如,“–er”“-ing”or“-ed”,来构成新的名词或者形容词。但是这些新词或者保留了原型含义或者保留了衍生含义,不能形成新的含义。3)在“借”和“borrow/lend”的“VN”构式中,英文词“borrow/lend”更加清晰精确。“借”和“borrow/lend”都可以实意名词和抽象名词。但是当中文词“借”后加实意名词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的词来帮助完成一个没有歧义的句子。当“借”后加的是抽象名词的时候,通常词义就会有所改变。当“borrow/lend”后加抽象名词的时候,通常词义中传递的含义就变成了分享的含义。4)在“借”和“borrow/lend”的双宾构式中发现,在双宾构式中的两种形式(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中,中文词“借”都可以使用。当它在双宾语结构中使用时,“借”的双向本质和双宾语结构的双向本质相一致,所以句子的意义也是双向的。但是选择哪里方向理解要根据上下文推断。当“借”在与格形式中使用时,它的双向本质受到与格构式含义和介词意义的遏制,因此句子的含义只能是单向的。在英文中,“borrow”只能在与格形式中使用,而“lend”可以在这两种形式中都能使用。但是不论是“borrow”还是“lend”,也不论是在这两种形式中的哪种形式中使用,句子含义都是单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lend”的单向本质的词汇含义遏制了双宾语结构的双向的构式含义。5)中文词“借”可以在“VV”构式中使用,词汇的含义和传递的方向由句子中较强的动词决定,但是“borrow/lend”不能在这个构式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