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持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设计下,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当前,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已经基本完成,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我国经济提速、社会稳定和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的生活背景、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搭建相应的分析框架,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视角出发,对他们的求职经历、择业标准、择业动机、择业态度和职业期望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表现。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网络信息化层面和个人层面深度挖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原则,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从政府、企业、社区、网络传媒和个人层面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教育,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从职业认知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和创业意识教育四个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科学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中国特色的人口转移理论和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理论。客观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职业价值观念,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行为规范,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和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