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作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后处理的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出水为处理对象,以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简易高效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为目标,对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处理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出水的工况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本研究以交叉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首先进行了曝气-停曝时段的组合及曝气量大小的初选试验;在此基础上,固定时段组合和水力停留时间,进行曝气量优选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曝气量1050L/h;通过HRT=1.33h、HRT=1.78h、HRT=2.67h三种水力停留时间下不同的曝气时间、停曝搅拌时间组合工况的运行,确定了本试验的较佳工况。试验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1.33h ,3-2方式(曝气3h、停曝搅拌2h)及2-2方式(曝气2h、停曝搅拌2h),其出水CODcr<60mg/L、BOD5<20mg/L、NH3—N<15mg/L、 SS<20mg/L,出水水质良好。出水CODcr、BOD5、NH3-N、SS能够满足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且其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28%、33%,与其它CODcr、NH3-N、SS能够满足一级排放标准要求的工况相比,有着较好的除磷效果。通过动力学推导,得到NH3-N降解动力学模型,确定HRT=1.33h、HRT=1.78h时 ,其工况的NH3-N好氧降解速率常数K为2.531mgNH3-N /(gMLSS.h);得到缺氧状态下NO3-N降解动力学模型,确定HRT=1.33h、NO3-N反硝化速率常数KD为0.773 mgNO3-N /(gMLSS.h);HRT=1.78h、NO3-N反硝化速率常数KD为0.599mgNO3-N /(gMLSS.h);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其他文献
受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史传统及现实条件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长期居于主体地位,起支配作用,学生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无法达到英语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要改变这一现状
差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语文教学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
公路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是公路工程施工的核心所在,但是公路本身的特点使得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本文结合信息化,以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目前,各高校在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田径课的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趣味田径在在高校公体课中开设趣味田
《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
研究多酚物质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的风味稳定性与啤酒的抗氧化性显著相关,啤酒的抗氧化性与多酚含量显著相关;不同的单酚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抗氧化性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