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视觉动词SEE的词义演变总趋势和演变理据进行历时研究。词义演变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中心之一。在过去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词义变化研究局限于描写词义的变化特征和不同义项之间的历史渊源;而对词义变化的理据关注很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语言变化,开始关注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并且发现某些词义的演变是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这些规律中最具影响的是语法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Traugott认为词义演变是一个主观化过程,一个使语言表达从具有较低主观性变为具有较高主观性的语义语用过程。本文运用Traugott的主观化理论和Sweetser的三域理论对视觉动词SEE进行研究,发现SEE的词义变化总趋势符合从物理域到精神域,然后发展到言语行为域的演变路径,SEE在言语行为域的用法是一个明显的主观化过程;而这种主观化的理据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习惯将认知对象某一特定事件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头脑中组成一个认知结构,并将特定的时间或地点与这一特定事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相邻的常规关系,这种常规关系在特定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借代这两种认知机制的作用下,让语言使用者将自身对特定事件的主观认识通过这件事的时间或地点投射在视觉动词SEE上,从而造成SEE的主观化。而隐喻和借代这两种认知机制实际上是相似和相邻这两种常规关系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有六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情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研究必要性、研究原理以及研究的方法和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对过去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过去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列出当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对当前研究应用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特别是Traugott的主观化理论和Sweetser的三域理论进行了阐释,为当前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第四章对视觉动词SEE的不同义项进行了梳理分类,总结出SEE的词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