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在双能量CTPA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对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成像质量和伪影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双能量肺灌注扫描,患者随机分为2组,扫描延时时间分别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B组,n=30)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T组,n=30)确定,其中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需额外使用15m1对比剂及15m1生理盐水以4m1/s完成测试过程。扫描时由双管注射器以4m1/s注射60m1对比剂及35m1生理盐水。两位影像医师测量并统计比较各目标血管(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肺动脉主干、S1段肺动脉及S10段肺动脉)的增强CT值、肺血容量值、CTP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肺血容量图像伪影主观评分。结果:B组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干、S1段肺动脉及S10段肺动脉CT值均低于T组(P<0.05),左房的CT值B组高于T组(P<0.05)。肺动脉主干CT值高于诊断需求CT值(>250HU)的比例B组低于T组(70.0%v.s.96.7%P<0.05)。B组右肺、左肺及全肺的肺血容量均低于T组(右肺P=0.020,左肺P=0.016,全肺P=0.016)。B组的肺动脉成像质量质量评分均值为4.43低于T组的评分均值4.90(P<0.05),同时在2位评分的观察者间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08)。B组碘图伪影评分均值为3.90高于T组评分均值2.67(P<O.05),同时在2位评分的观察者间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96).结论:在使用60ml对比剂的情况下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能比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更准确的把握扫描时间,获得更好的肺动脉增强效果,肺灌注的效果。尽管使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时锁骨下静脉及上腔静脉内滞留的对比剂及产生的伪影更加明显,但是还存在进一步减少对比剂的可能性,因此此方案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其他文献
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围绕植物生产类本科生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进行了植物生长与田间管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虚拟仿真系统的设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是一类发生于口腔、口咽部、喉咽部及喉部的鳞状细胞癌,其组织来源上呼吸消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头颈鳞状细胞癌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