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微电子集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但是其高集成度也加剧了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升高。因此,为了保证电子器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利用聚合物的轻质、易加工特性,开发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研究学者发现六方晶型氮化硼(h-BN)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导热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聚合物基氮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集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但是其高集成度也加剧了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升高。因此,为了保证电子器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利用聚合物的轻质、易加工特性,开发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研究学者发现六方晶型氮化硼(h-BN)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导热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聚合物基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通过高含量填料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往往是以牺牲其力学性能为代价,且目前制备过程中需先对氮化硼进行剥离再共混的加工方法不仅提高了制造成本也不适合工业生产。本文结合聚合物(PVDF/PE)自身性质和填料(h-BN)结构特点,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制的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三角转子密炼机,首次提出通过体积拉伸形变作用促进hBN迁移和片层剥落的一步熔融密炼加工方法,并在该设备上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PVDF/h-BN)/PE复合材料,其中PVDF:PE:h-BN的质量比为2:2:1,实现在较低填料含量(20 wt%)下构筑有效导热网络。在密炼时间为6 min时,(PVDF/h-BN)/PE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1.27 W/(m·K)),相比未添加的h-BN的PVDF/PE(50/50)和剪切流场制备的(PVDF/h-BN)/PE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284%、12.4%,这是因为体积拉伸形变作用能够有效增强h-BN从PVDF迁移至PVDF/PE界面处,并协同h-BN与PVDF间的界面作用强化h-BN的剥落。剥落下的薄层h-BN形成了更完善的导热通道,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通过改变加工工艺(如加工转速)和物料特性(如PE/PVDF粘度比),剖析了(PVDF/h-BN)/PE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宏观综合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和PVDF/PE粘度比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在30 rpm时,(PVDF/h-BN)/PE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最小,为1.17 W/(m·K),此时hBN片层从PVDF/PE两相界面处往“岛相”的PE基体迁移,PVDF与PE相间的间隙较大从而导致了较大界面热阻,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较低;而随着转速进一步提高h-BN的剥落程度,薄层h-BN的含量增加,其搭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形成了更完整的导热通道,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在40 rpm时导热系数达到1.24W/(m·K),提高了6.0%。而20 rpm下(PVDF/h-BN)/PE复合材料由于大部分h-BN迁移至PVDF和PE间的相界面处,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且h-BN的存在有效改善了两者的界面效应,所以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达到1.27 W/(m·K),较30 rpm下样品提高了8.5%。当粘度比接近于1时,(PVDF/h-BN)/PE复合材料具有最小的导热系数为0.934W/(m·K);当粘度比最大的为3.62时,(PVDF/h-BN)/PE复合材料的的导热系数达到1.27 W/(m·K),相比于剥落和破碎程度更好的(PVDF/h-BN)/PE复合材料和未添加hBN的PVDF/PE(50/50)分别提升了36.3%和284%。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相形态对导热性能的影响占据主要地位,所以粘度比更大的(PVDF/h-BN)/PE样品具有更优的导热性能。综述所述,体积拉伸形变作用的交替压缩-释放流动可以有效地协助h-BN片层在基体中的剥落和破碎,其对PVDF/PE复合体系的导热性能有着增强作用,通过揭示了h-BN的片层剥落机理,为高效制备聚合物基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在汽车轻量化的背景下,超高强钢板热冲压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模具磨损问题是热冲压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同时也是造成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模具的磨损行为和特征对提高热作模具钢耐磨性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Archard模型没有考虑温度对磨损的影响,并不适用于热冲压过程中模具磨损的计算。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热作模具钢服役过程中的磨损机理,基于传统Archard公式提出磨损修正模型,
淀粉与壳聚糖是两种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天然聚多糖,作为增强填料可有效补强橡胶,降低橡胶生产成本。然而,淀粉与壳聚糖因其极强的分子间/内氢键作用力而具有严重的团聚倾向,且难以与橡胶反应形成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效果有限。如将可逆动态共价键(如缔合型共价键与金属配位键)引入橡胶/天然聚多糖体系可显著改善淀粉/壳聚糖与橡胶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性能,还可赋予橡胶优异的再加工能力。因此,为制备含有动态共价
近年来,拉曼光谱测量技术由于其快速、灵敏、无损等优点在聚合物的定量分析领域有许多进展,该技术也运用于聚合物共混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测中。但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导致无法对所获得的拉曼光谱中与聚合物相关的本征信息进行准确辨析,使得利用拉曼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出现偏差。因此,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和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拉曼光谱中本征信息辨析的因素,提出了强化聚合物共混体系拉曼光
在寒冷的大气环境中,表面积冰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这会使电力网络、航空货运和交通运输等人类工业体系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主动除冰技术,主要涉及人工、电力或化学除冰方式,但这些方式通常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难以满足广泛、可靠的除冰技术要求。因此,研究高能效的防覆冰表面对减少积冰现象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微纳结构超疏水表面通常具有防冰性能,但在除冰过程中微纳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导致冰黏附强度的增加
微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焊接性,在汽车、桥梁和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宽厚板连铸技术为宽厚板轧机提供优质微合金钢宽厚板坯,是降低金属消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先进工艺,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微合金钢连铸宽厚板坯易于发生表面及皮下裂纹,造成铸坯清理率高,这既降低了金属收得率,又阻碍了铸坯热装热送工艺的实施,严重影响钢厂的整体效益。本文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Q390钢连铸宽
铝镁合金是一种典型的轻质合金,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车辆和航空航天部件,对于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常见的商用铝镁合金为中高强铝合金,镁含量为1-5wt.%。提高镁元素的含量,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合金的密度,还能提高合金的强度。但是传统的铸造方法会使高镁铝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大量的脆性β相,严重影响合金的塑性。甩带法是快速凝固方法的一种,利用极高的凝固速度可使合
超疏水材料具有自清洁、防水、耐腐蚀等功能特性,在各相关领域均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其制备过程多涉及复杂工艺或含氟表面修饰剂,不仅操作难度高,还易污染环境。另外,柔性导电薄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染和液体润湿会严重影响寿命和正常运行,赋予其超疏水性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策略。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柔性导电超疏水功能材料能够在不影响电学性能的情况下,拓宽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对此,本学位论文以柔性银薄膜作为
随着电子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电磁辐射不仅会干扰精密仪器正常工作还会危害到人体健康。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了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金属涂层由于加工简易且电学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领域中,将金属涂层与稳定性高、柔韧性强的纤维织物相结合,制备柔性、轻质的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可应用于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和柔性电子产品中。基于此,本文以纤维织物作为骨架,在其表面修饰银基复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高效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氮化碳(C3N4)因其出色的可见光吸收及化学稳定性被应用在光催化降解领域中。本文选取麦羟硅钠石(MAG)为内模板,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逐步研究MAG模板的作用以及不同成分和结构的C3N4基材料的结构与光催化性能。首先,通过模板辅助热处理制备MAG修饰的C3N4(SCN@MAG),研究发现尽管模板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C3N4的
随着新能源行业和电子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对电容器需求不断升高,合成兼具耐高温性能和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而得到受到广泛关注。但PI的储能密度较低,仅1-2J/cm~3。有研究表明,将纳米填料加入到聚合物中可以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但会降低材料的击穿强度。多层结构作为一种界面设计的方法,可以利用其界面势垒效应来提高材料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