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而死亡率居第一位的恶性疾患。经过多年努力创立了在肿瘤细胞减灭术基础上辅助化疗的治疗策略,但是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15-20%左右,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主要原因之一。肿瘤耐药涉及多种机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种耐药相关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不能良好地预测肿瘤的耐药性和预后,结合有关逆转肿瘤耐药性的研究在体内达不到理想效果,说明还有许多未知的肿瘤耐药相关机制没有得到认识。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维持细胞能量代谢和正常功能活动。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线粒体/mtDNA在肿瘤发生、自由基产生和凋亡调节方面亦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线粒体/mtDNA在凋亡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线粒体能量代谢涉及多个肿瘤耐药机制,推测肿瘤耐药可能与线粒体/mtDNA有关,在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共同作用下,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临床初治与复发卵巢癌组织中mtDNA改变、耐药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和评估细胞核及细胞浆的共同作用对于卵巢癌耐药性的影响,为从多水平和运用多种机制克服和逆转卵巢癌耐药打下分子生物学基础。 研究内容: 1.为研究mtDNA与肿瘤耐药的关系,提取初治卵巢癌和复发卵巢癌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的DNA,PCR扩增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全长侧序,寻找突变位点和多态性变化。 2.为研究核耐药基因表达与肿瘤耐药的关系,采用PT-PCR的方法检测目前耐药领域获得普遍重视的耐药基因MDR-1,MRP,LRP和GST-p在初制和复发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线粒体基因组变化与上述耐药基因表达间的关系,期待发现对肿瘤耐药产生影响的线粒体基因组区段。分析和评估细胞核及细胞浆共同作用对于卵巢癌耐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