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北部三个湖区氮污染状况及其底泥疏浚量的确定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十分关注的水环境问题之一,而太湖北部水域由于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同时北部湖区由于水体交换能力较差更加剧了北部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因此本文以太湖北部三个湖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盐分布、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及疏浚范围和体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太湖富营养化治理及其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湖泊底泥科学疏浚提出建议。本文以太湖北部三个湖区(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为研究对象,共采集33个点位的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对上覆水体中各形态氮含量的分析发现太湖北部三个湖区水体均属于劣V类水体,上覆水体中各形态氮的分布几乎都呈现出从竺山湾到梅梁湾再到贡湖湾依次减少的趋势;太湖北部三个湖区间隙水中TN呈现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的趋势,氨氮呈现从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硝氮与氨氮相反。通过对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检测发现,从三个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平均值来看,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表层沉积物均属受污染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中KTN在沿岸含量较大,湖心含量较少,可交换态氨氮和硝氮的分布趋势相似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分析三个湖区中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中各种形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交换态NH4+-N对溶解态NH4+-N、溶解态NH4+-N对上覆水中NH4+-N有一定的决定作用。选取了北部湖区的15个点位进行氮的吸附/解吸模拟实验发现太湖北部三个湖区中,湖泊上覆水中氮含量均小于沉积物吸附/解吸平衡浓度,沉积物均向上覆水体释放氮,即为上覆水体氮的“源”,将吸附量与吸附/解吸初始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出沉积物的吸附/解吸效率和本底吸附态氮含量,而且本底吸附态氮含量差距较大,梅梁湾最大,贡湖最小;在吸附/解吸过程中,太湖北部三个湖区的吸附/解吸效率差异不大,属于草型湖区的贡湖与藻型湖区的竺山湾和梅梁湾相比具有更大的吸附空间。最后针对底泥疏浚这一治理湖泊沉积物污染的环保技术,根据第一部分的三个湖区表层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计算出太湖北部三个湖区的疏浚面积为335.68km2,占三个湖区总面积的72.30%,其中竺山湾需疏浚90.57km2,需全部进行疏浚,梅梁湾需疏浚106.87km2,占梅梁湾总面积的50.34%,贡湖需疏浚138.24km2,占贡湖总面积的84.43%。同时利用拐点法求出太湖北部三个湖区需疏浚的深度即竺山湾疏浚深度为0.17m,梅梁湾疏浚深度为0.17m,贡湖疏浚深度为0.25m,因此可以计算出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湖区的疏浚体积分别为1.54×107m3,1.82×107m3,3.46×107m3。
其他文献
个体印象形成是基于可用个体信息对个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而群体印象形成是基于群体成员信息对群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均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在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语义结构,提出地理教学需培育和践行的"学生发展核心地理素养(体系)"的简称应为"核心地理素养"。在梳理核心地理素养内涵、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地
作为一种很好的植物功能成分,越橘花色苷具有抗癌、除自由基等多种特殊功效。文章主要对越橘花色苷资源开发研究中各种方法进行概述,讨论了目前在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的多种问
党委中心组学习是提升领导班子理论素养、领导水平和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南宁铁路局大多数基层单位党委健全完善了学习制度,较好地落实了学习
大气环境中的汞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煤在燃烧过程中,汞受热主要以汞蒸气的形态存在,主要包括单质汞(Hg0),二价汞(Hg2+)和颗粒态汞(Hgp),其中单
认清技工教育的现状和潜力,把握技工教育发展的机遇,转变技工教育办学方向,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正>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公众对审计关注度的日益增强,大型项目审计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加强大型审计项目过程的管理、质量控制与绩效,对规范审计过程作业、全
苯酚及其衍生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大的毒性和致癌、致突变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未经处理的含酚废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微生物法处理含
在恒定壁面材料、流速和水温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水质参数对污垢热阻的影响。基于对污垢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定性分析了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硬度、碱度、氯离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