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观念、主体构成以及对于同期文学生产的作用,纳入到一个整体中来予以系统考察,力求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结合,依据“回到历史现场”的原则,从四个方面试图“重返”80年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从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强力介入文学批评的外部历史逻辑和文学批评自身具有的自律性两个方面考察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流向,力图呈现80年代文学批评特有的历史节奏感。由历史相关性所决定,70年代末的文学批评同十七年及文革批评之间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因而其过渡和交织的特征十分明显。经过一次次的争鸣与较量,在80年代中期文学批评逐步建构出了一种80年代特有的由文学变革要求为主导、由西方新批评观念为基础、一大批中青年文学批评家为主体的“青春体”批评的雏形。但这一过程中也反复遭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力干预,至80年代术终于在强烈的历史震荡中遭受挫折,呈现出再度转型的趋势,逐步向学院化、专业化的方向转移和深化。
第二章主要探讨80年代文学批评的四种主要观念形态。将大量的批评实践与文本归结为社会学批评、文化心理批评、审美批评及形式批评为四种观念类型予以理论考察。通过对这些观念形态的资源构成和方法特征的厘清,对80年代文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构成有一个大概的归纳和分析。当然,本章在肯定80年代批评的活力与丰富性的基础上也试图指出其存在的误区和困境。而且还要承认,上述批评观念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很多时候处于混沌的交叉之中。
第三章是对80年代文学批评主体群落的社会学研究。源于不同的成长经验、知识构成、审美趣味、身份背景等因素,批评家在社会转型和文学更迭之时大都选择了不同的批评观念和批评话语。尽管对主体群落研究有多种划分方式,但笔者认为从代际的角度划分最能反映80年代文学批评的实际。因此,本章主要依据年龄代际,将80年代文学批评主体划分为三个群落:“既成权威的一代”、“转型中的中年一代”和“新一代的青年批评家”。通过进入每个群落的内部,从整体上发现其群落的特质、走向及意义,并选择一些个案做例证式分析。
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该章以“歌德”与“缺德”、朦胧诗论争、现代派之争、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主要论争事件和文学思潮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个年代批评和创作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争鸣事件也是批评的集中亮相,不同观念与阵营之间的较量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有的批评保护了作家和作品免受中伤,有的批评则在特定时期打击或压制了一些作家与作品,不过稍后情形有了改观,批评与文学实践的关系变得积极起来,如在寻根文学潮流中,批评与创作就完成了某种“超前”的“合谋”;在“现代派之争”中,批评也为创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诠释并推动了创作的发展;当然,在话剧和先锋小说探索的初期,批评又表现了其迟滞和无力的一面。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探讨,本文将多维度地呈现80年代文学批评的动荡性和生长性的面貌,同时力求发现以往其中被遮蔽的东西,进而从整体上反思并还原这时期的历史真实,以推动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继续走向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