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铅钙钛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半导体材料,在光伏发电、电致发光、光催化还原和有机合成、X射线成像、光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铅钙钛矿纳米晶体通常是指尺寸从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不等的小晶体。与宏观材料(钙钛矿单晶体或微晶体)相比,量子限域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具有尺寸可调的带隙和更高的吸收截面等优点。另一方面,尽管单晶反映了材料的固有特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薄膜被用于器件。但可惜的是,合成钙钛矿所用的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铅钙钛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半导体材料,在光伏发电、电致发光、光催化还原和有机合成、X射线成像、光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铅钙钛矿纳米晶体通常是指尺寸从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不等的小晶体。与宏观材料(钙钛矿单晶体或微晶体)相比,量子限域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具有尺寸可调的带隙和更高的吸收截面等优点。另一方面,尽管单晶反映了材料的固有特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薄膜被用于器件。但可惜的是,合成钙钛矿所用的前驱体(即金属卤化物盐)的溶解度较差,因此很难使用溶液处理方法制备高质量的晶体薄膜。在这方面,使用胶体方法制备钙钛矿纳米晶体,随后将其旋涂成薄膜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所以,胶体纳米晶体形式的非铅钙钛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开发高性能的稳定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非铅空位有序钙钛矿纳米晶因低毒性、高稳定性和独特的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但目前,Cs2M4+X6型纳米晶体成功制备的实例非常少,导致人们对这类纳米晶体的发光机制和光色调控的研究十分有限。另外,在目前广泛报道的用热注射法制备钙钛矿纳米晶体的方案中,金属卤化物或金属乙酸盐往往被用作金属前驱体。但是,对于许多新型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合成,这两种金属盐类在有机溶剂中不能离子化是引起制备失败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寻找新类金属前驱物进行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制备就变得日益重要。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包括:(1)发展了乙酸溶解碳酸锆以实现Zr4+的离子化方法,并通过热注射法合成了纯相的空位有序Cs2ZrCl6钙钛矿纳米晶体。Cs2ZrCl6纳米晶体表现出基于自陷激子的宽带蓝光发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60.37%。借助光谱表征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阐明了 Cs2ZrCl6纳米晶体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射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卤素成分和金属离子掺杂对空位有序钙钛矿纳米晶体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合成Cs2ZrBrxC16-x(0<x≤1.5)纳米晶体,能将纳米晶体的荧光颜色从蓝色调至绿色。通过掺杂Bi3+离子,能将纳米晶体的激发光谱扩展至365 nm。Bi3+掺杂Cs2ZrCl6纳米晶体在365 nm激发下的蓝色荧光源自Bi3+的局域激子,归因于3Pn→1S0(n=0,1)跃迁。(2)探索了金属乙酰丙酮化合物作为合成非铅钙钛矿纳米晶体的金属前体,首先,利用乙酰丙酮铪作为铪源,通过热注射法合成了空位有序Cs2HfCl6钙钛矿纳米晶体,并阐明了其光学性质。Cs2HfCl6纳米晶体显示出缺陷不容忍的性质。它的吸收光谱在240 nm和310 nm波长处具有强烈的激子吸收特征,其中240 nm是Cs2HfCl6主体的带边吸收,而310 nm是由Hf4+或Cl-空位诱导的亚带隙缺陷态的吸收。Cs2HfCl6纳米晶体的荧光性质展示出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射特征,378 nm,444 nm和540 nm位置的发射带分别源自[HfCl6]2-八面体,杂质[ZrCl6]2-八面体和亚带隙缺陷态。针对Cs2HfCl6纳米晶体内部的亚带隙缺陷态,提出了 Sb3+辅助钝化策略。同时Sb3+掺杂取得了明亮的橙光发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40.7%。然后,利用稀土乙酰丙酮化合物作为稀土离子源,将四种稀土离子(Pr3+,Tb3+,Eu3+,Ho3+)成功掺杂到Cs2HfCl6纳米晶主体晶格中,并获得了基于自陷激子到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的多颜色发射(由蓝色到绿色到粉红色),从而为空位有序钙钛矿纳米晶体实现可调控的多颜色发射提供了可行的对策。(3)利用乙酰丙酮钒作为钒源,通过热注射法合成了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维度的钒基钙钛矿纳米晶体,即三维Cs2NaVCl6和零维Cs3V2Cl9钙钛矿纳米晶体,展示了乙酰丙酮盐用于钙钛矿纳米晶体的金属前体具有普遍性。然后,研究了 Cs2NaVCl6和Cs3V2Cl9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和能带位置。结果显示,Cs2NaVCl6和Cs3V2Cl9纳米晶体具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吸收能力。由于[VC16]3-八面体的协同吸收效应,Cs3V2Cl9纳米晶体比Cs2NaVCl6纳米晶体具有明显更强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吸收能力。而且,Cs3V2Cl9纳米晶体具有适合光催化CO2还原的能带位置。最后,对Cs3V2Cl9纳米晶体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Cs3V2C19纳米晶体的CO和CH4的平均生成速率分别为 3.03 μmol g-1 h-1 和 1.35 μmol g-1 h-1。
其他文献
分子反应动力学,又被称之为微观反应动力学,是一门主要从事在分子层面研究化学反应本质及其规律的重要学科。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复杂分子体系在溶液中的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因为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化学反应、物理现象和生命活动都是在溶液环境下进行的。众所周知,溶液环境十分复杂,存在极性、黏度、pH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复杂分子体系激发态动力学在溶液中的研究变得十分困难。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超快光谱技术对溶液中的复杂分子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和低密度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层间韧性较差,在受到面外力学载荷(如低速冲击)时,易发生分层损伤;其导电性较差,易遭受雷击损伤;且内部分层不易检测,对飞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要求,需要在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同时,实现使役状态的在线损伤监测。综上所述,本文旨
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LHP)是一种利用相变换热的高效传热装置,因其抗重力运行、设计灵活、可实现远距离传输等特点而被广泛利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的传热过程中,并已经展现出了稳定、优异的温度控制能力。蒸发器内毛细芯提供了循环的唯一驱动力,并且是工质相变的重要场所,因此多孔毛细芯成为制约LHP系统换热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三元化合物MAX相(Mn+1AXn,例如Ti3AlC2,T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极大地推动了绿色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受限于日益枯竭的锂资源、昂贵的成本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技术很难进一步满足大规模储能的需求。镁离子电池由于镁金属丰富的地壳储量、高理论比容量(3833 mAh cm-3,2205 mAh g-1)和常规条件下平滑的沉积行为等特性有望在某些场合取代锂离子电池。然而,镁金属与传统电解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抗疲劳、抗蠕变及抗氧化能力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燃气轮机的关键零部件上,现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通常含有十多种元素,熔点高、原子半径大的难熔元素如W、Re、Mo等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固溶强化作用。然而在长期热暴露期间,过饱和的难熔元素会引起拓扑密堆积(TCP)相的产生。TCP相的析出会消耗基体中大量起固溶强化作用的难熔元素,同时部分形貌的TCP相还会导致其与基体相界面处出现应力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良好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而成为骨组织工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材料之一。然而,传统HA力学性能差的缺陷使其应用局限于非动态载荷领域。高长径比的HA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不仅可有效地增强H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提高其生物学性能,进而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是一种极具潜力的
随着电能需求量的急剧上升,储能技术和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电压,但是锂资源的储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导致其使用成本很难大幅度降低,因此亟需开发低成本的替代能量存储设备来满足大规模、低成本的电能需求。由于与锂元素性质类似的钠、钾元素资源在地壳中更加丰富,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机理类似的钠离子电池(SIBs)以及钾离子电池(PIBs)被认为是有希望的
使用碱金属作为电池的负极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锂3860 mAh g-1、钠1166 mAh g-1)以及较低的化学电势(与标准氢电极相比,锂-3.04 V、钠-2.71 V),因此受到了国内外能源领域的重视和研究。然而,碱金属枝晶的生成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刺穿电池隔膜产生的安全问题、加速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影响SEI膜的稳定性、增加电池阻抗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碱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
材料中各种结构缺陷及引起的相应力学性能变化,对其服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铁基材料、石墨和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子动力学等计算模拟方法,研究了材料中结构缺陷的形成和演化行为,探讨了结构缺陷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在铁基材料中,由辐照诱导产生的位错环与位错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工作模拟了体心立方铁晶体中1/2<111>间隙子位错环在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演化,结果表明:(1
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电子器件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墨作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极限,很难再有大幅度的提高。将石墨负极替换为金属锂负极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金属锂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其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轻质、电化学电势低、导电性好等优势。但是,金属锂负极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反应活性高、体积膨胀效应大、不可控的锂枝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