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角膜板层移植去端肽猪皮Ⅰ型胶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制一种拥有良好光学透明度、角膜曲率与一定力学强度的角膜移植替代物,并评价其性能。   2.观察去端肽猪皮Ⅰ型胶原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角膜愈合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3.探讨去端肽猪皮Ⅰ型胶原作为角膜移植替代物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制更成熟的角膜移植替代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中国纯种大耳白兔100只,从中随机选取80只兔(80眼)为实验组,根据角膜移植植片的来源不同将实验组随机分为胶原材料实验组(A组,40眼)及同种异体对照组(B组,40眼),两组均行单眼的前板层角膜移植术。余20只兔(40眼)作为B组角膜移植供体来源,实验组80只兔未手术眼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各组术后每天行大体、裂隙灯观察,4周后每月观察一次,观察角膜愈合情况,角膜是否透明、植片是否脱落、有无新生血管长入,并按评分标准记录评分。A、B组于术后3天、14天、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物,每时间点8只(8眼),取兔角膜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角膜上皮层及基质层的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上皮细胞标志蛋白K3抗体AE5的表达,以鉴定角膜上皮的愈合情况。   结果   1.去端肽猪皮Ⅰ型胶原性能:胶原材料的白光透过率可达91±2%,折光指数1.3520±0.0002,接近人角膜基质折光指数(1.373-1.380),抗张强度285±14KPa,弹性模量为1.7±0.2MPa,断裂伸长率16±3%,拥有一个良好的光学性能与角膜曲率,有一定的抗张强度。   2.大体观察:术后A、B两组板层移植术后角膜透明度评分均逐渐降低,即角膜的透明度逐渐升高,术后6个月透明度最高。A组在3天、7天及14天角膜透明度评分较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移植术后仞期胶原材料相对于同种异体植片可能不能使角膜达到一个良好的透明度;术后1月、3月及6月时间点A组与B组角膜透明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胶原材料与同种异体植片在术后角膜透明度恢复上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A、B两组术后角膜新生血管评分逐渐升高,术后14天最高,后B组逐渐减轻,但A组变化缓慢,术后1个月新生血管程度逐渐减轻。6个月时,两组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可能不同,A组术后后期角膜新生血管可能不能完全消失。   3.组织病理学:A组术后3天,角膜中央均匀红染的胶原物质覆盖表面,边缘可见上皮细胞向其表面爬行;术后1月,上皮基本修复,无明显的胶原材料;术后6月,角膜上皮表面光滑,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浅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舰则,部分角膜存在小的胶原紊乱区域。B组术后3天,角膜上皮基本完整,局部偶有小的缺损;术后1月,角膜上皮基本修复;术后6月,角膜上皮修复,基质层中胶原排列规则,局部有小的胶原紊乱区域。   4.免疫组织化学:A、B组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标志蛋白K3抗体AE5呈阳性表达,表明角膜上皮修复细胞为上皮细胞。   结论   1.胶原材料具有良好透明度、角膜曲率与一定力学强度,力学性能需进一步加强。   2.胶原材料作为新型角膜移植替代材料在术后后期恢复角膜透明度上与同种异体角膜植片相比可能无差异,但角膜新生血管后期残留较明显,不能完全取代同种异体角膜植片。   3.去端肽猪皮Ⅰ型胶原作为修复兔角膜浅层缺损的临时人工角膜可能有一定的可行性。   4.为角膜移植手术方式、胶原材料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MRI, bp-MRI)3D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 TA)对高级别前列腺癌(high-grade prostate cancer, HGPCa)诊断及评估的效能。  方法:回顾性